新闻频道
  •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新闻专题 >> 医改 >> 正文

为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油喝彩

http://news.qm120.com2010-01-13 09:14:46 来源:全民健康网

关键字:医改 医疗 中国 卫生

  昨天,深圳召开了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动员大会,这意味着广受市民关注的深圳医改正式吹响了冲锋号。省委常委、代市长王荣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要求大家周密部署,认真实施,确保医改取得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改革成果,力争把我市建设成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先锋城市。

  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目标,如何又好又快地实现这个目标,既是政府工作的重点,也是老百姓瞩目的焦点。医改的推动在于政府,但医改的成败也取决于每一位市民,所以,要让医改顺利实施,要让公共医疗福利有一个明显的提升,不仅需要政府和医疗卫生部门的努力,更需要广大市民的理解、配合与支持。

  本次医改,改革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政府的投入之大,也是前所未有。改革顺利实施之后,医保的覆盖面将进一步扩大,医保补助标准将进一步提高,医疗救助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将得到积极的贯彻落实,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将进一步完善。总之,这次医改,将使深圳的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达到一个全新的水平。

  但是,改革力度大,政府投入大,并不意味着医改的结果就一定会让人人满意。放眼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医保,能够承担国民的所有期待。就以医改方案刚刚获得通过的美国为例,作为全球第一富国,美国去年的医疗支出已占到GDP的17%,超过中国去年GDP的一半。但如此之大的支出,仍然有15%的美国人完全没有医保,所以,奥巴马才要强力推进全民医保的医改新政。而在其他国家,也都是一家一本难念的经。医保服务好的国家,国民通常会报怨个人支出太大。个人支出少的国家,国民通常会报怨医保服务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不高。

  所以,医改,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大家都希望少花钱甚至不花钱,就能享受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这本身就是一个难以两全的矛盾。而具体到深圳,又有许多与众不同的特点和难处。深圳城市年轻,人口增长很快,流动人口和非户籍人口比例很高,周边地区前来就诊的患者比例近年迅速上升。这些年来,深圳的医疗设施建设一直是快马加鞭,但总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有一组数字很能说明深圳目前面临的形势。深圳近几年每年增加的门诊量达到500万人次之多。其中的原因当然有很多,包括深圳的医保是全国做得比较好的,有900多万人参加医保。较好的保障水平也在客观上造成多数深圳人对去医院看病没有大的费用负担;还包括由于政府和医院的共同努力,深圳公立医院的门诊平均费用、平均住院费用是全国主要大中城市中最低的,这又吸引了大量周边地区的病人到深圳就医。据统计,深圳的住院病人中,只有38%是深圳本地的医保病人。

  现在,我们终于有了一个规模庞大、内容全面的医改方案。作为市民,我们一方面会为医疗福利的提升而高兴,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明白,要想让医改推进得更好、更快,也需要全体市民的理解、合作与支持。

  首先,大家对医改要有一个合理的期待。医改是针对一些普遍性和根本性的问题,进行制度的完善甚至重建,为的是实现普遍服务,提升基本保障。医改的目标,不可能如一些市民想像的那样尽善尽美,医改的结果,也不可能如一些市民期待的那样一改就灵。所以,我们关心医改,就应该对医改的内容多作一些了解,而不是超越现实可能性对医疗服务提升抱有太多不切实际的幻想。

  其次,我们应该在行动上,理解医改,配合医改。只有如此,医改才能推进得更顺,我们自己才能最大限度地享受医改带来的福利。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已经建立了覆盖面很大的社区医疗网络,可是,如果我们小病不去社康,偏要往大医院挤,看病难就很难缓解。同时,我们要能认识到医改不可能一蹴而就,改革从来就是个艰难曲折的过程,对于改革中的缺点和不足,我们应该多提意见,建言献策,而不要动辄得咎,一棍子打死。

  打个未必恰当的比喻,医改,不是政府送给我们的礼物,而是全体市民共同的孩子,我们不能期待他一生下来就完美无缺,但是,通过大家的呵护、帮助和支持,他就一定能长得更快,长得更好。所以,让我们一起,为医改加油,为医改鼓劲。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医改是医疗体制改革的简称。备受关注的《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经4月6日新华社发布。新医改共分六个部分,包括: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完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