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患呈现上升 “品行障碍”困扰未成年人
http://news.qm120.com2011-01-15 13:53:50 来源:全民健康网
中国儿童中心发布的《中国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数据与分析》报告显示,我国17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我国中小学生5.2%的儿童存在明显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量分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师陈海平日前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指出,上述数字是2006年的数据,应为保守的估计,这一趋势还在呈现上升的发展势头。值得社会各界给予广泛关注。
一味强调竞争教育造成学生抑郁和焦虑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物质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这么多应该无忧无虑快乐成长的孩子为什么会出现心理问题?该如何从父母、学校以及社会多元化的教育中培养孩子们乐观积极、阳光向上的品行和精神状态呢?陈海平告诉记者,孩子们面临复杂纷繁的社会竞争,当面对考学的压力,又缺少来自家长和老师所给予的细心呵护和爱时,就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其中尤以精神抑郁最为常见,表现为敏感、压抑、沮丧、对前途没有信心、对学习没有兴趣等症状。
最近这些年中小学生的焦虑症,患病比例有上升的趋势。焦虑症主要源于学习压力,对于自己的考学前景、家庭前景、就业前景等问题忧心忡忡,侵染了儿童的思想,腐蚀了儿童的幸福。陈海平认为,学生出现严重的焦虑症,既与家庭的苛求有关,也与学校在这一方面的关爱不足、疏导不善有很大关系。目前,我们的教育模式类似工业化的产品生产方式,讲究的是规模效应,一位老师管理几十名学生,教师教学任务繁重,致使老师疲于应付学生的课业,不重视也无暇兼顾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因为工作压力自身也处于焦灼痛苦的非健康状态,这都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环境的营造和维护。
“品行障碍”困扰未成年人
陈海别指出,有一类心理问题应特别引起广大教师和家长的关注,这就是学生的品行障碍。2008年,新疆石河子地区一位16岁的女孩子因觉得自己的母亲做了对不起父亲的事情,用500元钱雇佣同班同学将宠爱自己的母亲杀害;2009年广东中山一名公认的乖乖女因父母闹离婚吵架而将父母杀害并碎尸;2010年商洛地区被父亲称为乖儿子的15岁少年因逃学夜不归宿,怕母亲管教而伙同同学将母亲杀害掩埋后若无其事地继续上学……这连年出现的恶性事件都是品行障碍学生的极端例子。
品行障碍指的是六个月内持续存在违背与其年龄相应的社会行为规范或者损害他人权益的行为。品行障碍是见于18岁以下少年儿童的一种危险障碍,表现为攻击人或动物(如欺凌、虐待、打骂、使用致命武器等)、破坏财物、说谎偷盗、严重违规违法等,其早期问题是逆反、对抗挑衅。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则是因为发现家长或老师过去所讲的道理行不通或有瑕疵后表现出的一种心理不适反应。据国外的调查统计显示,品行障碍儿童占到总体的2%—6%,而早期逆反对抗的比例则高达4%—16%,男生比女生更多。研究表明,品行障碍儿童容易伴生或演变成注意力障碍、逃学、离家出走、反社会行为及违法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