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适量献血有益无害 输血风险高须慎行
张华 宋莉萍
http://news.qm120.com2011-06-15 15:07:41 来源:全民健康网
2011年6月14日是第8个“世界献血者日”,其主题是“捐献更多血液,挽救更多生命”。近段时间,广州临床血供应不平衡,出现AB型血偏多,而O型血偏少的情况,广州市血液保护学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院醉科主任招伟贤表示,目前临床用血量大,有时会出现用血紧张的状况,希望市民积极参与献血,同时也强调医务人员谨慎对待输血,做到合理用血、安全用血,不需要输血时坚决不输。
用血需求增加,无偿献血不足
据广州血液中心统计数据,每年广州手术用血量以10%以上的速度上升。加上广州市区医院较集中,不少外地患者来广州就医也加剧了广州市的用血紧张。以血小板为例,目前参加机采血小板捐献的无偿献血者每年仅在1.4万人次,加上手工分离制备的血小板,广州血液中心一年能提供的血小板数量约在3.6万个单位,占全省的临床血小板使用量60%以上。
“血液供给的机制不完善,造成对固定献血人群的过度依赖。”招伟贤说,目前参与广州献血的人群主要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学生。据统计,2009年广州地区大专院校只有8%的在校学生无偿献血,可见,献血的学生人数占在校人数比例还是比较小。专家指出,大多数有献血条件的人群未能调动起来,造成无偿献血量不足。因此,解决“缺血”问题的关键在开源,所以要呼吁更多人参与无偿献血。
献血200-400毫升对身体有益无害
适量献血是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的。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约为4000-5000毫升。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只占总血量的5%-10%,再加上抽出的是外周血,人体会自动将贮存于脾脏、肝脏等内脏的血液释放出来,使循环血量保持稳定。
招伟贤说,献血后,人体的造血会自动加速,一般经过半个月就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献血后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物,1-2个小时就会得到补充;血浆蛋白质,一两天内就能得到补充;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也很快恢复到原来水平。所以说,健康人按规定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献血后适当补充营养是必要的,但无须大吃大喝。补充的重点是造血所需要的蛋白质、铁、维生素B12、叶酸等,饮食中适当增加鸡蛋、瘦肉、豆制品、蔬菜、水果即可。
适当献血不仅对身体无害,反而会给身体带来一定的益处。专家认为,献血可以减少或延缓疾病的发生。研究发现,献血后血液的黏稠度会降低,血液循环速度会加快,使氧、营养物质以及废物运送能力增强,有助于预防高血压、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
输血风险高,并非民间误传“补药”
输血是把双刃剑,既可以救人,也可以害人。当大量失血和严重贫血影响生命体征稳定时输血是救人的,但给少量失血或轻微贫血、生命体征稳定的病人输血可能是害人的,因为至今仍未能完全避免输血带来传染病,更难以避免输血带来的免疫异常,如过敏反应、发热、溶血反应及免疫力降低导致感染或肿瘤复发等。
献血者是一个人一个人献的,而用血者通常一个病人一次手术要用去5-10个人所献的合格血液,如果是大型手术,如器官移植、脑、心手术或突发事故大出血等手术,十几二十人份献血的血液是最保守的用血量。招伟贤说,即便是同血型的人输血,也不能保证抗原没有远期的免疫异常反应,因此,以往认为给自己输血可以增强营养和抵抗力完全是错误的。国外之所以对输血指征把握非常严格,道理也是如此。
专家告诫市民,当血液的血红蛋白超过100g/L时坚决不用输血,低于70g/L时才考虑输血,处于70-100g/L之间属于可输可不输,除急性心肌缺血或脓毒血症外,一般主张不输。
Tips
血液保护?
为减少输血需求,医生常常会对手术病人采用一些血液保护措施,比如减少手术中失血和回收失血,经洗涤后回输给病人,甚至使用“人工血浆”。这些方法能够避免输入异体血液带来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此外,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还可以通过控制性降低血压以减少出血,和血液稀释技术减少红细胞丢失。这些措施都是为了避免失血过多而增加输血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