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健康警示 >> 正文

野外活动须防蜱虫咬人致死 被叮之后不要用力抠

http://news.qm120.com2012-06-04 13:58:19 来源:全民健康网

关键字:健康警示 蜱虫

  “一旦市民被蜱虫叮咬,不要自行将蜱虫抠下。”

  余滨提醒说,对付蜱虫,千万别用手自己。因为蜱虫体上可能含有传染性病原体,在受到刺激后,蜱虫会越发往体内钻,并加大剂量释放蜱虫唾液。

  一旦发现有蜱已叮咬、钻入皮肤,可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出蜱,或用烟头、香头轻轻烫蜱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烫蜱时要注意安全。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

  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就诊,诊断是否患上蜱传疾病,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即使未发现被蜱叮咬,从疫区旅行回来的人员也应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等症状,应对疫区的蜱传疾病保持警惕。

  无论蜱虫是在人体或动物体表,还是游离在墙面、地面,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甚至挤破,要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夹取然后烧死;如不慎皮肤接触蜱,尤其是蜱挤破后的流出物,要进行消毒。

  专家支招防蜱虫 涂抹驱蚊剂有效驱蜱虫

  余滨提醒,到野外劳动和游玩,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要穿紧口长裤长袖,也可在暴露的皮肤上喷涂驱蚊液。到山上游玩时,要穿紧口、光滑的长袖衣服,尤其是要防止蜱虫从衣服的袖口、裤脚、领口和腰部等进入身体,切记不要走草木密集的地方,尽量避免在野外长时间坐卧。另外,女孩子上山游玩时,千万不要穿裙子和开口的凉鞋

  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如避蚊胺(只推荐2岁以上年龄的人员使用),可维持数小时有效。当使用遮光剂或防晒用品时,先涂抹遮光剂或防晒用品,然后再涂抹驱避剂,睡觉前应把驱避剂洗去。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用杀虫剂浸泡,如氯菊酯、含DEET的驱避剂等。

  怎样识别蜱虫?

  吸饱血膨胀后 形如蓖麻子

  蜱俗称壁虱、扁虱、草爬子、狗豆子等,是寄生在家畜、鼠类等体表的虫子。它呈红褐色或灰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从芝麻粒大到米粒大。

  全世界已知蜱类800余种,我国已发现110余种。中原地区常见的有长角血蜱、血红扇头蜱、微小牛蜱等。

  蜱虫的一生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4个阶段,其中成蜱、若蜱有8条腿,而幼蜱只有6条腿。春秋季是蜱的活动高峰,夏天较活跃,冬本不活动。

  蜱一般寄生在动物的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游离动物体后附着在草上,可叮人、吸血。雌虫吸饱血膨胀后形状如同蓖麻子。

首页12尾页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