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健康警示 >> 正文

“输液的危害=自杀”说法太夸张

邓依依

http://news.qm120.com2013-03-06 13:22:09 来源:全民健康网

关键字:健康警示 输液 自杀

  这两天,一条微博流传很广:【输液的危害=自杀】外国人视输液为小手术,澳大利亚人看病基本没有输液的。

  据统计,用电镜观察每瓶输入人体的液体里有大约30万个直径在10~30m玻璃碎屑及橡胶微粒,而人体毛细血管直径只有10m,所以这些看不见的微粒将沉积在肺脏导致肺功能下降。

  输液过多过快将引起急性心衰,长期输液将加重心脏和肾脏负担,对健康带来严重不良影响。

  输液过多往往伴随着抗生素的大量滥用,导致人体菌群失调,抗病能力下降,免疫力降低以及细菌抗药性的增加。

  与口服药物相比,输液的过敏反应几率更高,更易产生耐药性。

  ……

  每瓶吊瓶里有30万个微粒?专家说太夸张

  昨天,记者走访了本市几家医院,采访了有关专家。

  对于每瓶吊瓶里有大约30万个直径在10~30m微粒的提法,西南医院急救部副主任任小宝认为太夸张了,根据我国药典2005版规定,100mL以上静脉注射液每毫升含10m以上微粒不得超过25粒,含25m以上微粒不得超过3粒,不得检出50m以上微粒。“正规医院的注射液基本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

  此外,现在的医学技术已大大优于十多年前,输液管终端有一道终端过滤器,可以过滤掉输液内的许多杂质。比如儿童感冒发烧使用的输液药水,都是小分子化合物,不会给人体造成过多负担。

  输液的不良反应 最常见的是静脉炎

  儿童医院儿保科蒋志阳说:“输液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静脉炎,这种炎症是肉眼可见的,即局部皮肤出现红肿。不过该炎症可以消除,和心血管疾病没有关系。”因为长期输注浓度过高、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可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能因为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

  他说,只要是正规厂家生产,医务人员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没有多次长期使用刺激物,这样的输液大多安全。

  输液是“最后的给药方式”

  任小宝说,“输液确实有风险,和口服或肌注用药相比,输液是直接侵入人体体内的一种给药方式,少了人体的多道屏障,比如口服用药人体有胃肠道的屏障,所以输液的风险要大大高于后面两种给药方式。”

  从这个角度来说,他提醒大家别动不动就输液,有的风险可能是未知的。但也不要因为这一观点就讳疾忌医,必要的输液治疗用不着恐慌。“偶尔必要的输液,即使存在微粒的可能,人体也大多能新陈代谢掉。”

  蒋志阳也说,“能口服药就不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静脉输液”是医生用药的一个基本原则。在西方国家,输液是医生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使用的“最后的给药方式”。

  输液的适应症一般是危重病、中重度脱水等

  蒋志阳说,输液的适应症一般是危重病、吃不下东西的病、中重度脱水、必须用静脉注射药物的病等。而现在有的孩子感冒、发烧就要去输液,这是不对的。“尤其是对孩子,输液虽然好得快,但对体内的用药环境会造成影响,对今后的其他治疗不利。”

  任小宝说,临床上感冒发烧的人基本不需要输液。“就拿呼吸道感染来说,有一半以上可能都是因为病毒引起的。这时就不应该给患者输一些抗生素,因为抗生素只对细菌引发的感冒有用,对病毒性感冒起不到作用。即便是需要用抗生素,给药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可以口服或肌肉注射。感冒是很复杂的病,从治疗上看,一般提倡非药物疗法,像休息,加强营养,应用物理疗法退热等。如果不见好转,必须用药来治疗,首选是口服药,其次是肌注,最后患有合并症才需要静脉点滴。”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