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疾病要闻 >> 正文

“甲流”蔓延,需要重视但不必恐慌

http://news.qm120.com2009-09-04 10:59:47 来源:全民健康网

关键字:疾病要闻


  根据各国专家对全球疫情的持续观察和研究,“甲流”在以下几个方面不同于季节性流感:

  一、“甲流”不受季节影响,有可能演变成一种“全天候”疾病。

  二、在抵抗“甲流”病毒方面,青少年免疫力最低,65岁以上老人免疫力最高。

  三、在鼠、猴等动物身上的最新试验表明,“甲流”病毒对肺部的破坏力比较大,极易导致肺炎

  四、统计数据显示,“甲流”传染率为7%~10%,未超出季节性流感5%~20%传染率范围。

  五、迄今尚未发现真正意义上的“甲流”病毒变异并传染的案例。已经发现几例“甲流”病毒抗药性(用达菲治疗无效)病例,均为孤立现象。

  8月28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公告称,估计目前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人接近21万人,死亡人数超过2000人。世界卫生组织表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传播速度之快令人难以置信,而且在死亡病例中青壮年比例相对较高。该组织提醒各国继续加强对于“甲流”的监控。尤其是在高峰已经过去的北半球大部分地区应该警惕第二波疫情的到来。

  这种警示基于最新的监测数据。截至目前,整个拉丁美洲“甲流”致死病例已经超过1300人。其中,阿根廷最多,超过400人,巴西的死亡人数接近400人。目前,“甲流”在南半球的传播已开始呈减弱趋势。根据历史经验预测,“甲流”未来在北半球的传播会更严重。而来自多个流感疫情暴发地的证据也显示,无论南、北半球,甲型H1N1流感病毒已经快速蔓延,成为世界大多数地区最主要的流感病毒。

  在亚洲,日本的“甲流”疫情同样引起世卫组织关注。目前,日本的流感活跃水平已经跨过季节性流行门槛,显示今年流感季节早早来到。日本政府8月18日宣布该国正式进入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

  在我国,据流感样病例监测结果,“甲流”病例占全部流感病例的比例,已从6月初的2%快速上升到目前的5%~8%。“南半球的情况是到高峰之后不断下降。现在我国‘甲流’的监测数字不断上升,发生的频率也在增加。而且‘甲流’的季节性已经表现出来,但是流行性高于季节性流感,严重性大于季节性流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曾光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

  高危人群人数多须从严防控“甲流”

  随着疫情蔓延,不少国家相继对未来“甲流”大流行可能的规模作出预测。世界卫生组织早些时候曾估计,未来2年可能有多达20亿人感染“甲流”,占全球人口的将近1/3。8月底,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估计,今年冬天“甲流”的暴发将可能感染30%~50%的美国人口,致死人数将达3万~9万(不包括每年因普通季节性流感引起的3万例死亡)。日本厚生劳动省8月28日发布预测说,日本年内可能有20%~30%人口感染“甲流”,感染率是季节性流感的两倍,高峰期间,每天新感染病例将达76万人。欧洲的预测是,今年秋冬,欧洲可能有1/3人口感染“甲流”。

  据中国疾控中心专家介绍,疫情的预测数字是根据计算机模型推算出来的。目前,我国也正在着手建立这样的模型。该模型以流行病学为基础,结合人口统计学和人口移动数据,用空间结构随机模型来模拟流行疾病的扩散趋势,进而为疫情应对提供科学依据。至于“甲流”大流行会导致多少人死亡,专家表示,这主要取决于大流行暴发前“甲流”病毒是否变异,有多少人接种“甲流”疫苗及“甲流”疫苗的效果如何。从以往规律看,“甲流”病毒在大流行之前变异的可能性依然存在,而“甲流”疫苗的实际效果要到大流行暴发后才能得到验证。

  很显然,与上世纪相比,人类应对传染病的手段已突飞猛进。病毒正在科学家谨慎的监测下传播。以前的任何一次流感大流行都没有这么早被发现或从一开始就得到这么仔细的实时监测。“各国进行了仔细的监测、彻底的调查和坦诚的报告,使得我们对病毒的传播及可能造成的一系列病症有了初步了解。”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在一次演讲时说,这为人类科学应对可能的流感大流行提供了基础。

  应对能力的提高还表现在药物储备、疫苗研发等领域。杨宝平说,截至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分离出13个备选疫苗毒株,有超过400家科研机构、企业参与“甲流”疫苗研发生产,预计9月底、10月初可进行人群接种。

  流感大流行的应对离不开全球合作。在研讨会上,提出倡议:各国在做好本国疫情防控的同时,应把履行防止疫情扩散的国际社会义务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应进一步加强全球流感大流行信息交流平台系统建设,及时分享疫情信息和防控经验;要尽快研究制定病毒发生变异、毒力增强后的应对策略和措施。

  具体到中国而言,由于人群对新病毒普遍易感,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我国可能面临“甲流”和季节性流感交织的局面。“流动人口多,高危人群人数多,而中国的医疗救治能力是一个软肋。我们必须适当从严防控甲型H1N1流感。”曾光说。

首页12尾页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