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壮年成药品不良反应主力 输液无人监护很普遍
http://news.qm120.com2009-07-27 09:41:41 来源:全民健康网
对此,李元启分析说,这主要是因为青壮年工作压力巨大,一旦患病为求迅速治好,常选择速度较快的静脉滴注,或者擅自加大服药剂量。静脉滴注是引发不良反应主要给药途径,而擅自加大药量也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李元启特别提醒,治病千万不能一味图快。
C 药品“不良反应榜”
抗生素蝉联三届“榜首”
根据统计结果,今年上半年不良反应涉及药品种类中,抗生素达2846例,所占比例为58.91%,比位列第二的中药制剂高出44.73个百分点。据悉,这已是抗生素连续三年蝉联“不良反应榜”的榜首。
之所以发生这种情况,与我国滥用抗生素有关。据了解,世界卫生组织曾有一项统计,国内患者一旦出现咳嗽、流涕等症状,有一半的人使用抗生素治疗。门诊感冒患者中有75%的使用抗生素。对外科手术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比例高达95%以上,甚至100%。“任何药品的使用都可能引起某种程度的不良反应,我国抗生素使用率高、用量大,因此在使用中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多。”专家认为,我国抗生素的滥用、不合理使用情况十分严重,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D 几十人打吊针,却无专人监护
打点滴“药外隐患”当重视
今年上半年药品不良反应涉及的给药途径中,静脉滴注有3933例,所占比例达80.41%,高居榜首。“其实静脉滴注引发的不良反应,不一定都是药品的问题。”李元启介绍,药水滴速过快、监护不当等因素,都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他举例说,一些医院的注射室里存在这种状况:几十名患者在打吊针,却没有一名医务人员专门监护。
李元启所说情况确实存在。昨日中午,记者专程来到武昌一家大医院,在该院和儿童输液室内,看到各有十余名患者正在打点滴,但没有一名医务人员巡视监护。“平时患者很多,医务人员工作量大,抽不出专人监护。”输液室内医务人员解释说,许多位置上都有报警器,一旦患者出现异常可按下,医务人员会及时赶到。况且医务人员工作过程中,也会兼顾患者情况。
对此,李元启仍表示忧虑。他说,若患者因药品不良反应引发过敏性休克,常来不及按报警器。若抢救不及时,很容易造成危险。
E 服用头孢后,千万莫喝酒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涉及的抗生素中,头孢类以42.76%的比例位居第一。许多市民或许不知,使用此药后喝酒会有生命危险。
据专家介绍,如使用头孢后喝酒,酒精在人体内氧化为乙醛后不能再继续氧化分解,从而引起乙醛中毒反应。该反应一般在酒后8至10分钟出现。其主要表现为面部发热、视觉模糊、头痛、恶心、呕吐、心动过速、血压下降等。若出现呼吸抑制、急性心力衰竭等严重症状,可能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关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健康问题,诸如食品安全,医疗保障,医药信息等,健康的生活应从了解信息开始![[更多精彩健康资讯请进入:新闻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