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儿童肺炎救命药告急 价格便宜的药常断货
http://news.qm120.com2010-02-01 09:41:03 来源:全民健康网
确实,从去年冬天开始,南京各大医院的感冒发烧患儿大增,其中很多孩子发展成了肺炎,如此大量的患儿创下了很多医院历史新高。也正是受此影响,医院红霉素的使用量大增,超过了厂家的预期。当记者把红霉素2月底就会有货的消息反馈给医生时,大家终于舒了口气。“你真是给我们带来了个好消息,我们都怕以后这个药不生产啊!”南京市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赵德育很是感慨。
■新闻纵深
没有利润乙肝免疫球蛋白一支难求
刚刚满月的果果(化名)长得白白胖胖,很是惹人喜爱,但不谙世事的他却不知道,他的父母正为他到处奔波寻找乙肝免疫球蛋白,刚出月子的妈妈天天愁眉不展。原来,果果的妈妈是一名乙肝大三阳患者,自从一次求职体检发现自己是大三阳后,果果妈妈就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无论是找工作还是找对象,处处碰壁。不过幸运的是,她最终遇到了一位不嫌弃她真心爱她的男人。婚后,果果妈妈很是犹豫该不该生孩子,她怕自己的乙肝病毒会传染给孩子,让孩子一辈子活在阴影中。不过,经过向产科医生咨询,果果妈妈得知,现在的医学技术已经完全可以进行乙肝阻断,只要她按照医生说的做,她生出来的宝宝基本上应该没问题。
果果一出生,医生就立刻为他注射了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医生叮嘱家长,一定要在孩子一个月时带他到医院接种第二针,这是预防果果感染上乙肝病毒的有效方法。但谁也没想到的是,当果果满月时,被爸爸带到医院要求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时却被告知,这个药断货了。要是没有乙肝免疫球蛋白,果果阻断乙肝病毒的成功率将降低。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药剂科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因为乙肝免疫球蛋白断货,经常有家属找他们吵架,但他们也没有办法。至于断货的原因,业内人士分析,乙肝免疫球蛋白是从健康献血员中筛选出来的,其血浆含有滴度较高的乙肝表面抗体,经过浓缩工艺,最后制成高效价的乙肝免疫球蛋白。近几年国家加强了对采血点的管理,采血程序的更加规范带来的是血液制品产量减少,且目前国家对血液制品价格控制很严,原材料紧张,而市场零售价一直没有调整,厂家没有利润可言,因此大多数厂家都控制了生产数量,从而导致货源紧缺。
价格倒挂医院不进止血“灵药”
“卖出去一支药,医院就要亏200元左右,这个药绝对不能进!”李明(化名)是南京某三甲医院的心胸外科专家,几乎每天都要做一台心脏手术,但每次手术前,他都感到很为难,心脏手术病人术后比较好能挂点纤维蛋白原,这种药品含有凝血因子,止血效果非常好,对患者伤口的愈合也很有好处,但每次当他想给病人用这种药时,医院却都没有。“药房工作人员告诉我,纤维蛋白原进价300多元,按照物价局规定,卖给病人只有100多元,卖一支医院就亏200元左右,医院领导明确指示了,这种价格倒挂的药品不能进。为了病人术后效果好一点,我也找过医院领导,但他们异常坚决地说:‘这个药不能进!’唉,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当医生的也很无奈!”李明叹气道。
不过,记者采访中也了解到,尽管纤维蛋白原价格倒挂医院不愿意卖,但是,医院一般还是会留一点以防万一。“如果遇到羊水栓塞的产妇,医生肯定是要给她用纤维蛋白原的,要不然出了人命,可就不是几百块钱的问题。”一家医院药剂科负责人告诉记者。
“随着上游供货价的猛涨,越来越多的普药品种采购价高于零售价。”南京某医药商业企业老总向记者透露,“赔钱的买卖谁都不会做,这正是造成医院不愿意卖的原因。”
业内人士建言
政府要适时调整药品价格
对于当前动不动就会在市场上消失的药品,南京某大型医药公司有关负责人指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厂家没有利润或者利润太低自动退出市场的。该负责人认为,对于那些价格实惠且药效明显,甚至没有替**品的,物价部门在定价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红霉素注射剂就1.3元一支,即便定价到13元,一般患者还是能承受的,和它效果差不多的阿奇霉素,国产的二十几元,进口的要180元。”该负责人表示,如果国家确实想把实惠留给患者,对于这类没有厂家愿意生产的廉价药品,国家可以给予厂家一定的补贴,让厂家愿意生产,而不是因为价格问题使得药品最终从市场上消失。
另外,该负责人指出,当前一些血液制品等由于成本大涨,其供货价格已远远超过零售价格,这直接导致的就是患者用不上这些“救命药”或是“救命药”流向**,使得价格比出厂时翻了几倍。所以,该负责人表示,物价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药品价格,而不是坐视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