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正文

申城1:60老年病床供需“杯水车薪”

http://news.qm120.com2010-03-29 09:51:16 来源:全民健康网

   市民看病难的诸多表现中,老年病床一床难求堪称“难中之难”。最新统计,全市1400万户籍人口,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5.7万人,占22.5%。据测算,老人中有近两成生活不能自理,对配备专业医疗护理的养老床位存在巨大需求,而实际供给却杯水车薪。如何随着医改不断推进,尽快改善老年病床紧缺的状况,让市民不但老有所养,而且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安享晚年?

  为安顿老人“踏破”

  最近,记者的朋友小陈陷入了苦恼之中。

  他家外婆85岁,去年底中风被送往医院急救。急诊室人满为患,老人在走廊担架床上等了三天才住进了病房。经过近两周的治疗,病情得到了控制,但此时医院告知,病人度过危险期,应马上出院,把病床让给“后面等着进病房”的病人。

  大家犯了愁:外婆虽然性命无虞,脑梗却留下后遗症,言语不清,半边身子也不听使唤,立即出院回家,万一病情反复怎么办?康复训练、护理,毫无医学技能的普通人该如何进行?

  为了妥善安顿外婆,小陈和家人开始四处寻找。先联系了区里的二级医院,跑了两家都说床位已满,至少等候两三个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虽然有康复设施和医生,却没有病房。他们又联系养老院,养老院虽有床位,但无法承担医疗护理。小陈还曾咨询了一家高端养老机构,那里设施齐全,可价格高达上万元一月。

  经过苦苦寻访,终于找到了一家设施过得去、收费也合理的护理院。护理院位于远郊,如今小陈天天往返80多公里,开车接送已经退休的母亲去护理院照顾外婆。同时,他在好几家比较近的医院“挂了号”,等一有床位就转院。

  养老床位供需矛盾尖锐

  小陈的经历绝非个案。在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上海,老年护理和康复的医疗服务需求急剧上升,有关研究数据显示,全市每年对于养老护理病床的需求高达61万余人次,其中54万多人次属于身患心脑血管病、老慢支、糖尿病老年痴呆症或脑梗中风后需要康复,近7万人次病情更重,需要获得全护理。而据上海市卫生局去年进行的调研显示,截至2008年底,本市有老年护理院54所,核定总床位仅为6640张(实际开放10342张)。1∶60,供需矛盾异常尖锐。

  “历史欠账太多。”业内人士坦言,上海医疗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人均医生数和床位数可以满足需求,但结构不尽合理,妇科、儿科、精神疾病科资源不足,最缺的就是老年护理医院。华东医院神经内科医生左钢说,近年来申城医院规模不断扩大,但更关注于治疗型病床的拓展,而忽略了养老型病床的增加。而养老床位的短缺,反过来又抵消了治疗型床位增加的便利,三级医院老年患者转不出去,理由莫不是“回家不放心,护老院进不去”。

  另一方面,虽然资源如此“紧俏”,但在政府投入不足、需要医院自行解决生存发展的背景下,老年护理医院“无利可图”,社会各方举办护理机构的热情“低迷”。据了解,目前申城50多家老年护理院中,政府不给一分钱补贴的占到四成多,即使补贴也多有不足,护理院亏损经营是常态。沪东老年护理院院长胡冬根说,目前,医保补偿是每个床位102元一天,而包括药物、治疗、护理等实际医疗成本,至少要150元。为了补上缺口,医院不得不在压缩人力成本上做文章,“能继续开下去,保住现在这些床位已经不容易了,添置设备、开展科研几乎是奢望。”

首页12尾页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