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托起未来之星 生物医药迈进支柱产业
http://news.qm120.com2010-11-02 15:52:11 来源:全民健康网
修正药业董事长修涞贵认为,近年来国家对于新药创制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持,但对于一个新药来说,给予市场才是更为重要的支持,而诸如新药5年内不能进医保等**限制了创新型产品的市场化。
“希望政府在制定**的时候对整个产业链以及相关利益方都应该考虑到,让创新型药品有市场,才能真正促进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修涞贵说。
区域**大力扶持
“我国生物经济规模有望在2020年达到6.3万亿元。”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任王宏广认为,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速度,大力培育生物产业,使生物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实际上,《医药卫生“十二五”规划》、《医药流通“十二五”规划》等由各大部委主导的“十二五”期间关于医药的规划,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其中不少规划已完成草案并面向公众征求意见。
与此同时,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发展生物产业的积极性持续走高,纷纷出台本地区发展生物和医药产业的**措施,不少省市也纷纷出台地方版“十二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积极筹划如何在未来五年实现当地生物的跨越式发展。
北京是中国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中心、人才中心、**制定中心、标志性市场和企业聚集区。2006年至今,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有44%落户在北京,每年全国有40%的生物医药成果诞生于北京。2006年以来,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复合增长率达到24.9%,利润总额复合增长率达到41.9%。
10月25日,北京举行了“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暨G20工程”授牌仪式,为第二批16家G20企业授牌的同时,三个10亿元投入的“重磅”生物医药项目开工建设。据了解,今年4月,北京市启动了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即G20工程。对认定的G20企业开展“一品一策、一企一策”的服务,北京将给予资金、**等扶持,以推动企业快速发展。今年1~7月,首批认定的23家G20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14.3亿元,实现利润23.4亿元。
“北京将进一步推动合作共赢,从**、资金、人才、园区等各个方面营造更好的产业环境。”北京市副市长苟仲文表示,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到2012年一定能实现突破1000亿元的跨越目标。
事实上,不仅北京,由云南省发改委牵头制定的《云南省“十二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也提出,“十二五”云南生物医药经济总量要达到1000亿元,医药工业产值占全省GDP的4%以上。深圳公布的《深圳生物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09~2015年)》中提到,深圳市每年将集中投入5亿元支持生物产业发展,使2012年生物产业销售收入达到900亿元左右,2015年达到2000亿元左右,成为深圳市的高技术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