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试行多点执业 医师可选三家医院坐诊行医
http://news.qm120.com2010-12-14 15:32:39 来源:全民健康网
■患者担心
医师在其他医院出现医疗事故由谁负责?
发生医疗事故“新医院”担责
卫生部门表示,医师需经其已注册执业医院的允许且经过书面同意后,方能开展多地点执业,其注册医院也会视该医师的能力、本职工作的完成情况适时进行批准。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通过,医师在第二或者第三执业地点行医时,“新医院”将对该医师在本机构内行医时出现医疗事故承担相应责任。医师也应办理本人的医疗责任保险,若多点执业过程中发生医疗纠纷,由医疗责任保险买单。
医师如果忙着“赶场”,术后的检查和康复指导能保证吗?
将定期考核“兼职”医师
卫生部门表示,为保证医生在其第一注册地点的医疗效果,本市已要求,开展多点执业的医师不得担任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以使其能全身心投入到临床工作中。同时,本市将对多地点执业的医师进行定期考核,不合格者将被暂停执业活动。
■患者实惠
小医院找到大医生
家住北皋地区的郭女士儿子刚满3岁,但周边除了一家以传染病为主的地坛医院外,再无大型三级医院。每年换季时,儿子都会感冒,郭女士不得不请假跑到西二环的儿童医院,从挂号到见到医生,得用大半天时间,“跑上跑下的,排队挂号;排队问诊,再排队拿药,每次都被折腾得不行”。
郭女士说,如果儿童医院或者儿研所的专家们能走进社区医院,那么自己不仅不用再请假带孩子看病、浪费时间成本,而且孩子也可以避免交叉感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专家能到基层医院,无疑也会提高那里医生的水平”。
子女不再摸黑排队
家住回龙观地区的侯大爷患有多发性脑梗,虽然药品可以在社区医院领,但每次做检查还是要去宣武医院,“子女都要趁天没亮就去排队挂号,而且我们坐公交车往返需要3个小时,到那儿一般也都是中午了”。
侯大爷说,虽然社区零差率药品近年来不断增多,医生服务态度也不错,但上了年纪,除了头疼脑热外,自己和老伴有病还是会直奔大医院,“不用往城里跑,在家门口就能挂上专家号,这对患者,尤其是我们腿脚不方便的老病号来说是最大的实惠”。(记者李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