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感冒你花了多少冤枉钱 湖南200种病将按流程治疗
http://news.qm120.com2011-03-04 10:23:03 来源:全民健康网
[分析]“感冒经济”存在多方利益驱使
然而不少患者坚持认为“药到”才“病除”。“一部分原因是广告的误导,其实根本就不用吃的。病毒感冒,用抗生素类的药,根本就是浪费。我经常被迫开药。”胡成平教授分析。在胡成平教授写的处方,细心的患者就可以看到常常会使用定语,比如:“患者坚持要使用某某药”。
另有一名医生透露,绝大多数感冒是病毒感染。目前使用的各种抗生素,只对特定的细菌起作用,对病毒是没有作用的。而在一些医院,感冒患者即便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是细菌感染,也被挂上了吊瓶,用上了抗生素,理由都是“预防细菌感染”。为何会出现这类情况?胡成平教授表示,“这不好说,但抗生素的药肯定要贵一点。”
[延伸]输液泛滥,中国每人每年输8瓶液
医院输液室,常常是吊瓶林立。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09年一年,中国医疗输液用了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每年输了8瓶液,远远高于国际上2.5-3.3瓶的水平。据《2009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显示,注射剂占所有不良反应的59%,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输液,可以说是最不安全的给药方式。
近日,湘雅医院呼吸内科主任胡成平教授说,静脉滴注(输液)可能会带来药物不良反应,也因此,在吃药、肌肉注射、静脉滴注三种给药方式中,静脉滴注是世卫组织推荐的最后一种方式。但如今,部分医生把输液作为给药的常态。
“快,医生我小孩发烧。”近日,在湖南省某医院急诊科,罗女士带着发高烧的儿子看急诊,一量体温,38.6度。医生劝说,可在家里物理降温,“只要不是40度的高烧,一般情况下,物理降温对孩子身体比较好”。但罗女士说,就怕孩子被烧坏脑袋。
一名医生表示,这种情况下只要家长坚持,那么控制病情很简单,上一瓶好的抗生素就行,可这样最终对孩子健康不利,也容易形成耐药,本来不需要花钱治疗的疾病,结果越治越贵。
业内人士表示,要想根除治病“打蚊子”的现象,一方面需要根治医疗体制下的“以药养医”,一方面市民要懂得点正确的治病和医疗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