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医疗不能只罚医生
金海燕
http://news.qm120.com2011-05-27 11:06:20 来源:全民健康网
近日,天津对三名医师开具虚假处方、故意分解处方、超量开药、重复开药等过度医疗行为进行处罚,从即日起,停止违规医保医师的医保处方权。
过度医疗,可以说是当前百姓深感看病贵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对享受医保的患者来说,过度医疗更是某些医院的普遍现象。笔者偶尔到医院看门诊,医生经常会问:是自费还是公费?其内涵大家都心知肚明。然而医保基金却是我们享受医保者的救命钱,自然不应当成为医生谋利的“唐僧肉”。如今天津医保管理部门终于有了行动,对实施过度医疗的3名医生给予“取消医保处方权,暂停医保医师资格,追回过度医疗所骗取的医保资金”的处罚。
对过度医疗的医生给予处罚,自然十分必要,然而笔者认为,仅仅处罚医生是远远不够的。这是因为:第一、杜绝过度医疗,必须依靠医院内部的监督和检查,包括对医生的医德教育,如果缺少了医院在监管上的积极性,靠医保监管部门直接监管到每个医生,往往只能是挂一漏万。第二、从媒体披露的无数事实证明,过度医疗拥有一条长长的利益链,医院是这条链条中的一个重要利益者。正是在医院的默许、纵容甚至制度性的推动下,才会使医生敢于肆无忌惮地实施过度医疗,并且成为医疗界的一个。譬如这次处罚的3名医生,一名竟然在一天内为患者开具穴位注射72次、痉挛肌治疗2次、醒脑开窍针刺3次的治疗项目;另一名医生在一个月内,为一位透析患者开具了208个腹膜透析袋。如此明目张胆的过度医疗,在医院里为什么可以畅通无阻、处处绿灯,若没有医院的默许纵容甚至鼓励,是根本不可能的。
如今各地都在探索医疗改革。改革,当然是改变当前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本之道。然而,即使改革的方案十分完善,政府加大了投入,如果没有医院救死扶伤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没有医院作为主体的严格监管,政府加大的投入,也可能成为医院和医生谋取私利的新财源,进入了填不满的无底洞,而百姓仍然可能在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中经受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