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民生关注 >> 正文

医患纠纷多了一条解决路径

http://news.qm120.com2009-08-28 08:31:00 来源:全民健康网

关键字:民生关注

  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刘军告诉记者,引入“第三方”的方法后,确实减轻了医院的负担。就拿该院来说,去年试点,缴纳了70万的保费,最后赔偿的费用却超过了这一数字。从医院来说,这是解决了很大一部分纠纷赔偿。当然,保险需要更大面积的医院参加,才能使这个新举措实施下去,否则长时间理赔费用超过缴纳的保费,保险公司也支撑不下去。更多的医院参加后,可以共同提高防御医疗风险的能力。

  虽然医疗责任保险,与医院的关系更大一些,与市民看起来无关,但一位市民告诉记者:“对患者来说,每家医院都有这个保险,心里也会有个底,至少有地方出钱了。”

  待解难题 如何从源头降低纠纷数量

  尽管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但从试点情况来看,医疗纠纷的数量仍然没有明显下降。刘军副院长也感到很无奈,目前医院和患者之间普遍缺乏信任。南京一位专家表示,现在普遍有个说法,叫“大闹大赔,小闹小赔,不闹不赔,老实人吃亏”,一旦涉及到纠纷,更是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去年平均一个医疗纠纷就能处理半个月左右。如何从源头降低医疗纠纷的数量仍然是一道难解的题。记者发现,在外地,也有类似于南京的方法,比如宁波,也试点了“人民调解+保险理赔”组成“第三方”力量,但有关专家表示,“宁波解法”好比止痛剂,痛是不痛了,但是医疗纠纷的源头还是没有解决。医院每年高额的保费交给保险公司,年年这样下去,医院靠什么生存?如果赔付金额逐年增多,肯定也不是有关部门的本意。

  一位专家透露说,虽然全市的公立医院将强制参加保险,但还需要一步步来,仍然会比较复杂。

  专家告诉记者,南京以前就有大医院参加过类似的保险,但仅仅过了两年,就与保险公司解除了合同,据说当时的个中原因“很复杂”。甚至有保险公司认为:“医疗责任险风险大利润却不高,有如鸡肋。”医疗职业责任险在西方发达国家成为解决医患纠纷的有效手段。但在我国,由于社会背景、群众素质、思维方式、经济状况等方面的差异,具有探索性、超前性。更重要的是,目前国内保险业界的现状是投保容易理赔难,所以,针对医疗责任险研究制定简便、可行的理赔程序规范,是医疗责任险的推行基础。否则,医院与承保企业之间将会产生大量纠纷。

  未来趋势

  社区医院

  和医生也要“保”

  一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对于大医院来说,就诊人数多,危重病人多,医疗纠纷相对较多,因此非常愿意参加保险。而对有些小医院来说,可能内心里有点意见,不愿意参加这个保险,因为他们平常也没有太多重病号,每年还要缴纳数目不菲的保费,实在有点划不来,就算有点小纠纷,自己赔偿也就算了,交的钱也少于缴纳的固定保费。专家告诉记者,每家医院每年缴纳的保费不是完全一样的,也会根据医院的规模、医院就诊人数来划定,一些小医院,平常病人确实比较少,但是如果一旦出了医疗纠纷,往往就比较大,赔偿甚至数十万以上,远超过医院所能承受的范围,以前也是有过先例的,所以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说,小医院尤其需要这个保险。

  在一件医疗纠纷里,医生扮演的角色往往非常重要。有关专家表示:“下一步,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将探索医生投保的模式,将保险落实到人,从而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不过,难度也是相当大的,虽然让医生也参与到医疗责任险中来,这是一条必然要走的路,但在实际操作中,绝大多数医生不愿意个人投保。“有的医生就认为自己收入不高,每年还要自掏腰包去交医疗责任险,难免会有抵触情绪”,一家医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还有的医生则认为没有必要投这个保险,有的认为自己身上发生医疗纠纷的几率非常小,即使发生了医疗纠纷,则因为医学上的事情非常复杂,未知的东西非常多,也不是本人的原因。投了这个保险后,反而会引来病人对医生的质疑,认为医生没有尽最大努力救治。

首页12尾页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