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民生关注 >> 正文

抢盐的“蝴蝶效应”

http://news.qm120.com2011-03-24 10:23:35 来源:全民健康网

  心理的核爆

  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在今天的中国,民众对于越来越频繁发生的食品卫生安全事件感到恐惧和忧虑,从三聚氰胺瘦肉精,从假疫苗到毒奶粉,每个黑幕的揭开,都让人胆颤心惊。而民众,对于谣言,则是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采信最危险的一种说法,或许是让自己远离危害的一种安慰剂。

  记者/贺莉丹

  “盐”,一跃成为近期最为热门的关键词。在过去的一周,中国这场轰轰烈烈的“抢盐潮”,涨得汹涌,退得迅猛,充满了戏剧性。

  风暴眼中的日本民众反而是淡定的,相比他们,中国民众的心中近日却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心理核爆,恐慌弥漫。但不要忘了,北京距离福岛大约为2400公里,上海距离福岛大约为2300公里。回顾这场突发事件的始末,政府、媒体与民众各自的行为与反应,错落交织,已满足了一个经典的公共危机案例所需要的全部要素,亦为今后公民社会的成长留下反思空间。

  抢盐的“蝴蝶效应”

  现在想来,整件事情让人感觉到可笑、怪诞又酸楚。此次谣言的“基础原理”大概可以归纳为:由于日本发生了核辐射泄漏事件,有人据此认为这以后从海水中提炼出来的海盐可能就会因为核辐射而受到核污染,所以大家得赶紧囤盐……当然,其间也不乏部分民众囤盐以对抗日益走高的CPI的心态。两种心态交织,谣言不胫而走,传遍了中国内地,以及香港和澳门。

  刚开始的时候,许多人以为这场“盐荒”,不过是个玩笑罢了,可是等到他们半信半疑地去超市打探时,才发现盐架空空,同样被抢购一空的还有酱油、咸菜,甚至尿不湿、奶粉等你所能想到的诸多生活用品。人们才知道,全民抢盐时代来临了!原来,世界上分为两种人:囤盐的人和不囤盐的人。

  一元一小包的食用盐,在这场“抢盐潮”中,已经被一些不法商贩哄抬至5元、10元不等,此类情形,各地屡见不鲜。比如,在广东多地都出现了抢盐现象,个别商家趁机提价一包盐卖到10多元。而在上海,3月19日,货架上已经被1.7元一包的碘盐满满充盈的时候,杨浦区超市一位的年轻的收银员姑娘依然充满惊叹地告诉《新民周刊》记者,就在3月17日的抢盐潮中,“有人一下子就扛了三箱走,一箱盐50包!这么多盐,得吃多少年啊?!”

  3月17日,本刊记者在微博上征集关于买盐和囤盐的故事时,跟帖不断。“货架上的酱油,一转眼就搬空啦”,有网友留言,大家关心的是,是不是买盐也要实行实名制?不幸的是那些刚好家里断盐的人,家人再去采购,一看,货架空空,有人倒卖,10元到12元一袋,欲哭无泪。不断被传播的,还有那些各地因趁火打劫发危难财而被查封的商贩的故事。

  这场谣言风波的源头,一个说法是,始于浙江。浙江是中国有名的产盐区域,在浙江温州、宁波、绍兴等地的不少论坛,至今依然可以窥出这场“抢盐潮”的端倪。

  大约从3月15日开始,浙江省内就开始涌现谣言,该谣言陆续传播至全省境内,老百姓开始抢购碘盐,并陆续告知亲友,这个消息传到上海,在上海的外来人员又打电话让老家的人买盐,谣言就此层层扩散开来,到达周围区域。

  抢盐的人群分为两种,一种是主动的抢购者,一种是迷茫的跟风者。当越来越多的普通人看到他们周围熟悉的人士加入浩浩荡荡的购盐大军时,恐慌升级,盐顿时成了宝贝。

  此番抢盐的“蝴蝶效应”,堪比“非典”时期的抢购板蓝根、白醋、口罩,甲流袭来时的抢购大蒜的“疯潮”。当谣言迅速蔓延时,一场全民参与的“抢盐风潮”,突然而至。

首页12345尾页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