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亿银行骗贷案 骗局背后的反思
http://news.qm120.com2010-08-24 11:15:17 来源:全民健康网
用旧客户信息申请贷款,打通关系“无需面签”
田军称,其负责的商务中心区支行正好是试点单位,下辖大郊亭支行、十八里店支行等4个支行。起初,胡毅打算在大郊亭支行“大展宏图”。
检察机关起诉书显示,胡毅等人虚构二手房交易的事实,采取冒用借款人员身份与银行签订《借款合同》、《抵押合同》、《保证合同》等方法,骗取农商行贷款。
实际上,胡毅在农商行行骗提供的“假信息”,都是最初做担保贷款时掌握的真实客户信息,他将曾经为客户做过担保的房源信息,以及客户与其签订过的合同信息再用到向农商行申请贷款上。因为起初做担保时的名气很大,不少人慕名找到胡毅,甚至包括一些银行内部的工作人员。
办案检察官说:“按理说,银行的监管制度很严,‘面签’就是银行监管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双方要坐在一起面谈,各种情况信息都了解清楚之后,银行才会放贷。”在调查中检察机关发现,胡毅和银行上层打好关系后,就能做到贷款无需面签。
银行“下边”的人积极配合,巨额贷款被骗走
“在胡毅借贷的时候,田军等人会给下边的支行打电话,从督促他们开展房贷业务的角度出发,让他们快点放贷。这样,下边支行的人就明白了田军等人的‘意思’,知道胡毅是上级领导介绍来的客户,就不再严格监管,而是开闸放水。”办案检察官指出,“只要是胡毅带来的客户就会放贷,省去了‘面签’的环节,惊天骗局从此正式开始。”
据办案检察官介绍,在大郊亭支行骗贷并不像胡毅想象得那么顺利。虽然在放贷之前不要求“面签”,但该有的程序并没有减少,从胡毅提出要钱到拿到钱,还是需要几个工作日。他便向田军反映了这个问题,田军于是再次催促该行行长孙建华和副行长李欢(均为本案被告人)赶紧放款。孙建华、李欢两人表面应承着领导,但放款的速度仍然没有加快。因此,胡毅在大郊亭支行做了40多笔“贷款”后,便转向了十八里店支行。
十八里店支行行长朱立国等人(均为本案被告人)积极配合“上边”的意思,不仅对胡毅“一路放行”,甚至派人去胡毅的公司主动帮忙做一些假手续。检察机关指控,胡毅等人从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大郊亭支行、十八里店支行骗取贷款250余笔,共计4.47亿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