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亿银行骗贷案 骗局背后的反思
http://news.qm120.com2010-08-24 11:15:17 来源:全民健康网
情急出新招,“拆东墙补西墙”
2008年底,银行内部审计部门要查账,十八里店支行原副行长史振勇亲自带领银行工作人员到胡毅的公司补齐相关手续,此时史振勇发现,胡毅根本没钱偿还几个亿的房贷。
相互商量后,他们想到另一个方法——“小企贷”,用小企业贷出的钱去还二手房贷款的钱。因为按照银行规定,按揭贷款的钱是不能有“窟窿”的,只要有抵押的房子在,银行就不会在二手房贷款方面有损失。而小企业贷款就不同了,胡毅等人向检察官交代,他们打算在一年后让这些虚构的小企业申请破产,用资不抵债、经营亏损等方式将资金漏洞抹平。
胡毅找到“照贩子”张威(本案被告人之一),表示需要40多家小企业的营业执照、公章等全套手续,并且强调手续一定要真的。张威向办案检察官供述称:“胡毅说企业现在有没有经营无所谓,但一定得是存在(经营背景)一年以上的。”只有这样,银行审查时了解到这个企业已经成立并且经营一年左右了,才会放贷款。就这样,胡毅用收来的40多套小企业手续,在十八里店支行用小企业贷款的方式,至案发前共骗得贷款2.61亿元。
骗局背后的反思,银行需加强内部监管
“其实,这个惊天骗局早在二手房骗贷阶段就应该被发现。”办案检察官介绍说,胡毅早期做担保生意时,有两个银行工作人员是他们的客户,后来这两个人的信息又被胡毅再次用在向农商行骗贷上。再后来,这两名银行工作人员正常购房向银行申请贷款时,被告知在农商行十八里店支行还有各自的贷款没还清。他们通过银行内部的信用系统查询后,果然发现有几笔二手房按揭贷款未还,便找到农商行十八里店支行反映情况,同时向农商行总行发出了质询,要求解释此事。
农商行总行派人调查到田军分管片区时,田军让史振勇尽快补齐胡毅的相关手续,并象征性地查出十几笔虚假贷款以应付上边的调查,同时胡毅从别处挪钱及时堵上了这个“窟窿”。然后,田军等人找到上述两名银行工作人员进行安抚,答应为其还清贷款并给予一定的补偿,以此作为二人不报案的交换条件。办案检察官指出,如果上述二人能够及时报案,或许能及早地遏止更多农商行的资金被骗。
事情直到2009年2月才最终暴露。当月的一天,胡毅派公司员工去农商行办理“小企贷”信贷卡,准备取走一批骗到手的钱时,银行柜台工作人员发现了端倪。该工作人员发现,经营了一年多的企业,公章竟然是崭新的,连印泥都没有沾过,于是边拖延办理手续,边去后台查账,再次发现疑点:属于这个企业的一个固定银行账号上,先后转入了数十家小企业贷款,警觉的工作人员立刻报警。公安机关接到电话后,从最初的例行询问中慢慢发现疑点,最终揭开了这个虚构信息诈骗7亿余元银行贷款的惊天骗局。
胡毅等人为何能骗得7亿余元巨款?办案检察官认为,最重要原因之一是银行工作人员放松了对申贷人资格的审查。“如果银行高管不‘放水’,胡毅再有本事也骗不出来多少钱。”该检察官说,“近年来,出现了各种贷款诈骗手段,只要银行方面按照相关规定和规章制度办,就不会出现这么大的‘窟窿’。大部分案件的出现,都是因为银行内部人员行为不检点,给胡毅这类人‘放了水’,最后酿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