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血库为何“失血” 折射献血存在环节上疏漏
http://news.qm120.com2010-11-08 11:20:56 来源:全民健康网
黄宇光:我们可以看到就是在国外,他们叫无血医疗,无血医院,无血手术,他们在手术量很高的一个情况下,临床用血量在逐年稳步的下降。
用血紧张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即便是欧美等国家也无法避免,面对血荒,我们如何不再心慌,国外的“无血医疗”经验值得借鉴。
黄宇光:国外的输血标准是术中血色素是6克才启动输血的预案,而我们国内是在7克。但尽管如此7克的标准我们也很难实现。我们现在很多的凭经验,凭临床,就是,说这个病人差不多该输血了,我们就输血了。但是其实很多的病人她是不需要进行输血的。
黄教授认为,就目前我国的血源来看,只靠社会上无偿献血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血量的要求,所以采用自体血回输可以节约血源,避免库存异体血传播传染性疾病,减少库存血输入出现的输血反应。
在手术恢复室中,我们碰见一位刚刚做完脊柱侧弯手术的小姑娘。她就是采用自体血输血的病人。
黄宇光:她是小孩,她只有7岁只有26公斤,所以她稍微出点血可能就要,就会要输血,但是由于我们采取自体血回输的办法,她就不需要别人的血了,她就自己就解决问题了。
采访时,我们看到恢复室里的另一个病人也是采用自体血输血。
黄宇光:我们在手术当中,我们在手术当中把病人的自体血给它收回来,然后在手术结束一定的时间内我们把它回输给病人,这种血液对病人来说是最宝贵的,因为血还是自己的比较好。
然而在临床手术中,由于设备、价格、医保等因素的限制,大多数手术病人还是采用异体血输血。目前国内自体血输血比例达到20%,这离国际标准的30%到40%还有一定差距。
黄宇光:使用一个库血相对还是便宜的,用自己的血他的花费往往是更高。所以物价的这种倒挂,客观上也不太有利于这个节约用血项目的这种持续性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