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一代”是乡村社会的悲怆宿命
http://news.qm120.com2010-11-23 13:50:30 来源:全民健康网
“癌症一代”不是冥冥中的一个魔咒,而是乡村社会这代人悲怆的宿命。他们的病除了病理学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累出来的,为了孩子的学费,为了老人的医疗,为了让自己的后代跳出农门,他们拼命地干活,拼命地透支自己的身体。他们没什么文化,不能像城市人那样凭着某种高技术拿高工资,只能靠透支自己的体力去换得微薄的收入。他们不幸出生在农村,缺乏最基本的保障,一切都得靠自己的双手去挣得。他们多数进城打工,在烈日暴晒冰霜雪雨和高高的塔吊上为孩子挣来学费;留在村里的人,有的靠为人家喷农药赚点儿钱,有的当搬运工,多靠出卖体力和健康。怕花钱,有病也忍着,为给孩子读书省下钱,只能有最低限度的营养保证。当生活好起来,终于不用再劳碌时,身体也垮了,痛得无法忍受时,到医院一查,往往都是癌症,而且是晚期。癌症天价的治疗费,他们多数人是不愿花的,不愿给孩子添累,不愿把自己劳碌一辈子挣得的钱都花到治病上。于是,很多人只好躺在家里等死。
癌症,不仅仅是夺去他们生命的疾病,更是一种可怕的隐喻。这种疾病,不仅仅是生理和身体上的病痛,很大程度上与城乡隔绝的体制相关。城乡间隔之下,透支体力,看不起病,医疗条件差,营养差,卫生环境差,劳碌一生,城市现代化中对乡村的盘剥,剪刀差,污染向乡村的转移,假冒伪劣的体制性下乡,每一种元素,都可能对癌症防治产生消极影响。
每次打电话回家,听到父母叹息,说起村里又一位父辈因癌症离去时,我就感觉非常沉重,眼前总晃动着“癌症一代”这个词。它使我对城里那些繁华和喧嚣的大场面有一种逆反心理。当看到国家拿了那么多亚运金牌时,我眼前却浮现起那些被病魔折腾得绝望的眼神,那么多金牌就能证明我们很强壮很健康吗?
我也不喜欢那些炫富烧钱的,因为瞬间的浮华和灿烂之后,除了污染、窒息和暴发户式的自满外,什么也没留下。我不要那浮华,不要那装点虚荣的大场面,而要把人的生命置于一切之上。
写下上面这段文字,又想起作家龙应台,她前段时间在北大讲坛上阐释过自己的“中国梦”,同她一样,我的中国梦并不在乎什么大国崛起,我在乎的是,那些“癌症一代”的故事,不会再复制到他们后代身上。年轻人韩寒的中国梦很远大很宏大:人人把酒言欢,言无不尽。我的中国梦很卑微:只希望“癌症一代”的宿命和魔咒,不会继续笼罩在乡村上空,我的那些留在乡村的兄弟姐妹们,他们与他们的城市同龄人之间,不再隔着那道沉重的铁幕。(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