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赋基因检测:预测未来还是娱乐大众
王丹
http://news.qm120.com2010-12-03 09:38:33 来源:全民健康网
基因检测必须有循证研究作支撑
自从2006年5月18日,人类最后一个染色体测序工作完成,历时16年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画上句号,基因检测与诊断在医学领域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以单基因病中的耳聋疾病为例,研究显示,有50%~70%的耳聋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针对不同基因造成的遗传性耳聋,可以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例如,GJB2基因突变的患儿,多数耳神经传导通路以及听觉语言中枢正常,由此提示人工耳蜗植入术可获得良好的效果;若A1555G基因检查为阳性,则提示患儿的母亲家族中应该永远避免应用庆大霉素等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防止药物性耳聋发生。
2007年6月,卫生部印发了《医疗机构临床检验项目目录》,其中明确医疗机构可进行的基因检测项目包括单基因遗传性疾病、大肠癌易感基因的基因检测,家族性乳腺癌基因的基因突变检查,血友病A、B基因突变检查以及一些遗传性疾病的染色体检查等20多项。
那么,商业化的儿童天赋基因检测的结果是否靠谱?
浙江大学迪诺遗传与基因组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哈佛大学医学院遗传与基因组学中心顾问祁鸣教授坦言,任何一项基因检测,其科学性都是建立在大规模群体调查以及循证研究数据上的。“这不仅需要在权威杂志上发表一两篇文章,而且需要多项研究达成共识,需要不同种族人群的研究数据。要判断现在的儿童天赋基因检测是否科学,需要有专业人士对论文进行仔细阅读和分析,确保目前商家宣称的基因功能有据可循。”
然而,当记者依据祁鸣建议,向代理商李先生索要相关论文时,却遭到拒绝。
华南基因组研究中心主任郑文岭教授表示,目前人类对自身基因的认识和应用,比较成熟的还是在控制遗传疾病方面,重点解决的是人类临床疾病层面的问题。天赋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现象,涉及多种基因协同作用,还存在基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即使有一天能将与天赋相关的几千个、几万个基因都检测出来,也难以预测一个人未来的能力。
该中心的一位博士生告诉记者,虽然包括DNA测序、基因芯片微阵列技术等很多分子生物学基本实验技术都可用于基因检测,但在实际操作中,即使是美国的基因检测机构,其基因检测的准确率也仅在85%左右。
至于李先生所说的口腔黏膜取样法,也有其弊端。这位博士生告诉记者,作为无创性取样方法,口腔黏膜取样虽然操作简单,但在采样前也要注意先用清水漱口,避免食物残留口中,以免外源DNA污染,影响最终检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