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女孩的悲惨经历 情感孤独困扰新生代农民工
http://news.qm120.com2010-12-27 16:24:53 来源:全民健康网
一个草根农民工自发组织的团体为何受追捧?一些80后农民工为何感到情感孤独?一批民企情感交流站能否成为解决农民工孤独困境的法宝?新生代农民工正处在交友、恋爱、结婚的黄金年龄,本次新生代农民工调查课题组调查显示,由于上班时间长、社交网络局限、工资收入低等问题,有超过一半的新生代农民工感到情感孤独,而经常感到孤独的占16%。尽管一些企业推出“情感交流站”等心理咨询手段,但不开心时,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是朋友和老乡,更可怕的是,还有12.7%的人有事闷在心里。
一个草根组织的兴起
“温馨之家”——温州外来农民工自发组织的团体,源于2003年,当时温州电台音乐之声“温馨好时光”播报了一位打工者因恋爱矛盾而被女友毁容的悲惨故事,湖北武穴的梅唐兴等一批听友结伴登门看望了那名不幸的打工者,帮他打开结,教他鞋样设计。这批“听友”觉得有太多的外来农民工需要关心和帮助,于是“温馨团体”(“温馨之家”前身)宣告成立了。
经过多年发展,这个以团结、友爱、温馨、和谐、发展为宗旨的团体,已拥有100多位固定的会员、相对固定的活动场所和自己的网站“温馨家园网”。据负责“温馨家园网”的徐德见介绍,网站的总流量已超过百万,注册会员7000多人,活跃会员100多人。
每周日晚上7点到9点,他们都会相聚在慈湖50平方米的出租房里。他们搭了一个5平方米的“温馨舞台”,的,就上去对着话筒唱首歌、讲个笑话,没胆量的,在台下安静地坐着。来的人有打工者、刚创业的老板、律师、民间歌手,他们有个共同的身份——新温州人,他们每期聚会都有个主题,上周日的主题就是“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80多会员集体献血、200多人抱团捐助、不定期的义工服务、定期的聚会,使得“温馨之家”这个草根的外来农民工组织越来越受追捧。而这背后,隐含着多数新生代农民工社交网络局限、情感孤独的深刻背景。
据本次新生代农民工调查课题组调查显示,从他们的主要交往对象来看,以地缘相联系的“老乡”是他们的主要交往对象,占48.71%;其次是相近身份与经历的“其他外来打工者”,占41.81%;再次是以亲缘相联系的“家人”,与“温州本地人”的交往比例比较低,只占7.1%(如表一)。这也说明新生代农民工仍是被排除在城市社会网络之外的,很难融入本地人的交往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