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5万精神病患者担心被歧视 未实名登记管理
李秋萌
http://news.qm120.com2011-08-08 10:30:59 来源:全民健康网
探访
静心园:难走出的桃花源
静心园是2008年6月成立的专门针对精神残疾人的社区康复机构。在这里,患者接受生活、职业、社交能力等全方位的康复训练,还有社区精神卫生中心和北京回龙观医院的专家定期为其进行免费的心理咨询和治疗。通过参与手工劳动,患者还能获得一份收入。虽然其运行模式获得了各方好评,但这个“桃花源”也面临着专业人员不足、康复者“出口难”等困境。
>>运行 这个“家”是天堂
7月22日,像每周五一样,静心园内正进行着一周小结和自由活动。
“这个是有诀窍的,来,我教你”,看到一旁的可欣摆弄着红色的丝线却半天编不出规定的模样,患者小丹微笑着提出“支援”。
作为静心园的元老级“学员”,可欣是第一批入园者,如今已经是老师得力助手。看着眼前这个脸庞圆圆、微笑时露出两个大大酒窝的女孩,很难联想到她是有着12年的重性精神病史的精神病人。
提到可欣,年迈的安爸爸已不再忧伤,情绪中透着激动和喜悦,“如果没有这里,真难想象孩子在家会变成什么样,估计不仅病情不会好转,我们老两口都得成神经病”,回想起可欣整日胡言乱语、光着脚上街的情景,安爸爸一家把静心园形容为“天堂”。“现在孩子不仅能独自上街买东西,还会砍价呢。全家人的存折也都交由她保管,她会按时存取”,作为家中的独,可欣的病情稳定、社会功能的恢复让老两口欣慰不已。
>>困境 康复者难回社会
虽然在静心园的日子过得无忧无虑,但随着病情的稳定,回到社会、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也成了大家急切的愿望。
小丹在到这里之前,是一名公交车售票员。现在的她正为记忆力的衰退苦恼着,“原来算账、找钱都没问题,但现在吃完药后就爱,想个事情要半天才想得起来”,她说考虑到自己要按时服药和身体的原因,想找个超市收银的工作。为了能尽快回到工作岗位,她每天都通过背诵、朗读、手工等努力练习记忆力。
回龙观医院社会工作科的牛医生坦言,在公众普遍的歧视心理反应下,病耻感和缺乏自信、对未来的未知导致多数康复期患者只能被“禁锢”在家中。
唐宏宇表示,精神病本身是一种慢性病,只要坚持服药、坚持社会康复,不仅病情反复发作的可能性大大降低,2/3左右的患者都可以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业、自己创业等。但到目前为止,只有不及1/3的重性患者能重新回到社会。许多单位的大门都向精神病患者“关闭”,“这样不仅不利于他们康复,而且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社会问题”。
>>远虑 “最担心女儿养老”
乐坛街道残联理事长董子琴表示,月坛街道目前有精神残疾患者近600名,能到静心园的还是少数,回到社会的更是少数。好消息是,依照静心园模式,回龙观医院将在展览路街道开办第二家精残人员康复场所。
为了学员们能有事做,锻炼动手动脑能力,残联为大家在各工厂“连线搭桥”,让学员们能小有收入。可欣每个月不仅能获得街道提供的580元的生活补贴,还能有二三百元的“工钱”。
“一年又一年,父亲母亲为我们日夜操劳,不知把多少白发增添;一年又一年,又有谁知道,我们精残病友历经了多少苦辣酸甜”,朗诵到“父亲母亲”时,可欣的眼中泛起了泪花,声音也有些哽咽。
“我没想过结婚,要一直陪着爸妈到老”,可欣说自己欠父母太多,要用一生来偿还。她不知道,父母却担心他们百年之后,女儿如何过活,“精残患者需要终生服药,不仅没有工作能力,连生活自理能力能否恢复都不确定”,可欣爸爸说,在其多次提议下,精神(疾病患者)养老机构建设已经纳入西城“十二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