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妈为植物人儿子磕头求助 坚持治疗将其唤醒
汪永森 廖谦
http://news.qm120.com2011-10-31 14:32:48 来源:全民健康网
儿子轻轻的一个吻,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母子情。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侯寨乡张仙村里有个女人,她叫刘喜荣,3年来,她所做与所经历的事情,完整地诠释了这个古老词汇的深意。
慈爱流露在眼角眉间
昨天(27日)上午,阳光晒得人很暖和,城市南郊的张仙村内,小运动场上聚集了很多欢笑的村民。
47岁的刘喜荣和邻居说着话,目光却分毫不离儿子。
25岁,身材高大,迈开的脚步没有什么章法,动不动就改变方向,村民们也见惯了,见他跑近纷纷躲闪。
刘喜荣不高,背有些微驼,她已跟不上儿子的步伐,稍稍驻足喘息,柔和的目光依然追随着的身影,眼角流露出浓浓的慈爱。
感觉不到身后的脚步,停下,扭头查看,见刘喜荣站着,冲上来搂着她的脖子。
的目光孩子般好奇,他出神地盯着刘喜荣,手搭在她头上,故意弄乱了她的头发。
直到看出刘喜荣布满皱纹的脸上有了笑意,他才开始一声声含混地喊着“妈”“妈”。
看到这一幕,让人觉得,这就是一对儿亲母子。
他的生命
险些停在2007年
侯寨乡的人们习惯把直接喊做“不亲的妈”,张仙村的村民就把这个称呼直接用在刘喜荣的身上,但大伙儿往往还会再说一句:“国法家的孩儿,有个好妈。”
1990年,刘喜荣嫁到了张仙村村民李国法家,李国法的原配去世,留下了4岁的。
“她怕别人说道,待孩儿是真好。”李国法一直对妻子被称为“不亲的妈”感到委屈。
2005年,参加高考,他以郑州五中文科班第一名的成绩,如愿考上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走进成都双流的校园。
因为家庭贫困,一年只能回一趟家,但在他的学生证上,火车票减价优待凭证只盖到2006年郑州站的章,就停了。
2007年6月19日,大二马上就要结束了。在学校的足球场上踢了会中锋,他身体一直不错,但这次感觉累了。
他和守门员换了位置,站在球门前做好姿势后,向前走了两步,一头栽倒在球门前。
校医发现他已休克,120救护人员抢救了30多分钟,他有了微弱呼吸。很快他被推进重症监护室。
刘喜荣天天带着,去哪儿都拉着他。
街头磕头求助打动川人
刘喜荣和李国法赶到成都时,见到的就是插着喉管安静地躺着的儿子。
发着高烧、肺部感染,医生明确表示他的大脑缺血缺氧、脑细胞坏死,成了植物人,坚持治疗只能人财两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