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妈为植物人儿子磕头求助 坚持治疗将其唤醒
汪永森 廖谦
http://news.qm120.com2011-10-31 14:32:48 来源:全民健康网
两口子不肯放弃,李国法在医院看护儿子,刘喜荣走上街头一次次下跪磕头。
夫妻二人的艰难求助在双流传开,当地一家旅店的店主知道了他们的事儿,收留了他们。
“那店主知道她不是亲妈,但是疼孩子,就不要我们的钱。”李国法感念四川人的义气,更坚持要把儿子救回来。
在重症监护室里待了63天,郑州医院的救护车没有入川经验,几经周折他们找到一辆从太原来的救护车。
这是一辆被高价请来专门运送病人的救护车,拉人入川的费用是1.4万元,刘喜荣和丈夫只能再度下跪求助。
的病经不起长途折腾,救护车不肯冒险,双流医院的医护人员上前哭着求情,并给这辆救护车送上一罐氧气。
终于,救护车在山路上走了一夜,刘喜荣和李国法历经坎坷,把沉睡的儿子带回了郑州。
他们的坚持感动身边的人
在省直三院,经过3个月的治疗,终于睁开紧闭的双眼,但专家会诊依然建议他们放弃治疗。
80岁的村民段福荣老太太说,二人从四川回来时饿得走不动路,李国法每次回村都是借钱,刘喜荣则片刻也不离开医院。
2007年年底,被接出医院,李国法四处打听用中药治疗的方法,刘喜荣在家扶着开始康复训练。
开始没有意识,牙关紧闭,给他喂饭的管子掉了,刘喜荣把食物嚼完,嘴对嘴地把饭菜一点点送进儿子口中。
半年时间,重新出现在村里人的视线里,他能慢慢地迈步,但还需四十多岁的刘喜荣全力搀扶。
此时,刘喜荣的头发已白了大半。
刘喜荣对有信心,她天天寸步不离,生活仿佛回到当初看管和督促他学习的日子。
会用筷子了,能喊叫了,又会叫“妈”了……刘喜荣不断创造着奇迹,她和丈夫的坚持感动了身边的人。
不会排汗,李国法三伏天也得把他带到洗浴中心蒸桑拿。刚开始老板收钱20元、10元,后来干脆不要钱了。
桑拿室里,父子俩一起蒸上十几分钟,李国法看着身上的汗出来了,自己的眼泪也出来了。
村民回报善行捐起三层小楼
刘喜荣的家是一栋三层小楼,新楼,外墙没有装饰,楼梯有些陡。
她招呼儿子进家,抢先跳上楼梯,不安分地跳,一步两个台阶。
二楼进门就是厨房,小碗里是炒过的肉,自顾自地拿起桌上的香蕉吃起来。
卧室是三人休息的地方,一台旧电视和大床是主要物件,床上的被褥显得破旧。
很快甩掉一只鞋,直接把双脚抬单,刘喜荣和丈夫李国法坐在床边,一左一右看护起儿子。
说起刘喜荣家里的新楼,村民们的语气欢快而激动。
虽然亲友都被他们借钱借怕了,可还是不断有人主动来到他们家捐款。
黄岗寺是张仙村的邻居,这个村的村民在拆迁时很多来到了张仙村,他们和张仙村的村民发起了一场募捐。
黄岗寺的荆玉凤捐了3万元、金星啤酒厂的刘伟玲捐了3万元、地质勘探的王翠莲捐了1.2万元……热心人不断加入进来。
“刘寨的张国旺捐5000元,荆喜昌就说‘你捐5000,我就捐1万’。”刘喜荣感动了大家,村民们说起捐款的场景,都说这是大家对她的回报。
74岁的周桂新说,村里人是看刘喜荣这个“不亲的妈”,能把不亲的儿子从“植物人”带成能喊能跳的人,感谢她的这一番作为的。
“不亲的妈”
征服所有了解她的人
二七区绿化所的刘志英女士,通过郑州晚报热线群把刘喜荣的事迹讲述给了我们,之前她曾经把1万元借给刘喜荣。
刘志英说,刘喜荣是她的同学,她和其他了解刘喜荣事情的同学,都给这一家人提供了帮助,这种帮助除了同窗之谊,更多的是一种感动。
“我们明白这是在救人,她不是因为做生意向我们求助,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刘志英说,老同学在短短四年之间,以的身份始终不肯放弃,精心照顾着不是自己亲生的儿子,自己却变成了一个小老太婆,这让他们感觉无比心痛。
刘志英告诉晚报,她在探望刘喜荣之时,经常听到村里老人的评价,找个像刘喜荣一样的好儿媳也是侯寨乡不少老人的心愿。
“这个‘不亲的妈’比亲妈还亲,你不相信俺的话,到别的村问问,话不对打脸都中。”这样的话语不断被不同的人重复着。
刘志英说,她觉得刘喜荣身上有中华民族传统女性的美德,这品质已经征服了所有了解她付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