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三甲医院的“药品托管”之路 利益关系复杂
郎秋红
http://news.qm120.com2009-07-08 10:59:35 来源:全民健康网
“这是从医院发展角度不得不进行的一种改革”,吉林省人民医院院长戴绘这样解释进行药品托管的初衷。
吉林省人民医院坐落在省会长春,1946年建院,在职职工1800人。长春市区人口360万,但是市内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至少有五所,加上各类三甲专科医院,竞争十分激烈。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像很多医院一样,吉林省人民医院不断铺摊子,本建设,为此欠下巨额债务。在巨大的债务压力下,吉林省人民医院的经营管理面临诸多困境。
首先是严重拖欠药商回款。几年前医院投资两亿元盖了新的门诊楼和住院楼,资金主要靠自筹。所谓自筹就是占压药品供应商的货款。在行业内,医院给药商的正常回款周期应该是三个月,但是吉林省人民医院回款周期竟然达到14个月。占用药款时间过长的直接后果是药商不愿供货,或者减少供货,导致药品供应难以得到充分保证。一般大型三甲医院,药品要在2000种以上,省医院只有八九百种。
其次是经营压力增加。据戴绘介绍,省人民医院每年的药品收入在1.5亿元左右,而拖欠药商的药款则达到1.3亿至1.4亿元。医院长期负债经营,给管理者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另外也影响了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目前国际上一些重要的医疗学术活动很多都是由知名医药厂商免费赞助的,而厂商愿意赞助的都是用药量大、回款好的医院,省医院因为拖欠药商回款形成了恶性循环,近年来很少得到免费参与学术活动的名额,医生能够参与国际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
最后是不正之风的困扰。药品托管前给吉林省人民医院供货的药商170多家,而该医院每月只能给八九十家回款,为了能及早得到药款,药商找人说情,或者动用经济手段,产生商业贿赂的风险越来越多,医院的领导班子不仅为医院的基层管理者担心,也为每一个医生担心。
艰难的托管
2008年9月20日,吉林省人民医院与吉林省康乃尔药品经销有限公司签订了《药品委托管理协议书》,12月1日起,开始试行药品托管。
实施药品托管后,按照吉林省发改委《关于对省人民医院经营托管药品价格的批复》的意见,药品的加价率由原来的按实际进价顺加15%制定零售价格,调整为按吉林省同期挂网竞价的供应价标准顺加7%制定零售价格,为患者让利8%;托管方给省医院返利10%。
吉林省人民医院院长戴绘表示,实行“药品托管”,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压缩药品在流通渠道中的不合理利益结构和价格空间,切实降低药品价格,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医疗机构经营和管理的成本,在医疗机构药品收入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可集中精力来提高医疗和临床药学服务水平。此外,还有利于改革不合理的“以药补医”的机制,并逐步理顺药品购销关系,遏制医药购销活动中的商业贿赂、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