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三甲医院的“药品托管”之路 利益关系复杂
郎秋红
http://news.qm120.com2009-07-08 10:59:35 来源:全民健康网
但是,药品托管无疑大大触动了某些团体和个人的利益。药品托管后,省人民医院的供货商由170多家变成了一家,托管公司药品大多数从厂家直接购进,等于断了供应商的财路;一些医生表面不说,私下里抵触。实行托管前,该医院**并不高,每月400元左右,但是重要岗位的医生灰色收入每月在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实行托管后,药商少了,医药代表的“用武之地”越来越小,医生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机会也越来越少。
据了解,吉林省人民医院实行药品托管的最初两个月,医院领导班子担心的事情都发生了:医院药品销售下降,供应商四处放风,打匿名电话,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纷纷找上来向院领导施加压力。长春市内其他一些三甲医院也都不看好药品托管,有的院长甚至公开向医生承诺决不搞药房托管,以稳定人心。
医院领导班子认为,只要对政府、医院、患者有利,这件事就值得一做。经过最初的最艰难的两个月,吉林省人民医院药品托管工作逐步走上正轨。
如今,6个月过去,药品托管初见成效。首先是患者获益,6个月来,吉林省人民医院通过药品降价共向患者让利500多万,预计全年让利1000万元以上;二是医院收益,随着药价下降,就诊人数增加,用药量也不断增加,6个月来医院药品收入同比上升7.5%。三是药品质量数量均有明显改善。托管之后,该医院常用药品由过去的七八百种增加到1200多种,到今年年底还将增加700多种,达到2000种,基本可以满足三甲医院需求。此外,托管方还对用药流程进行了规范,帮助该医院改造药房,建冷库、常温库,下一步还要建中心配药室。
药品托管:一次利益的再调整
“三甲医院药品托管很难做,一方面因为三甲医院用药复杂,另一方面各种利益关系非常复杂,而且三甲医院的学术权威多,反抗力也强。”托管方吉林康乃尔药业公司总经理宋治国说。
宋治国认为,吉林省人民医院药品托管比较成功,是因为在改革中充分兼顾了各方利益。
在改革中,利益首当其部受损的是医院的药剂科。改革中,为了稳定这支队伍,吉林省人民医院的药剂科人员编制待遇不变,并由托管方根据药品的实际销量和每个人的工作业绩以**方式给予**。由于药品销量上升,药剂科人员的收入状况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医生的利益也得到了保障。托管后,就诊人数增加,医院的经营好转,收入增加,医生的**也逐步增加,从过去的400元一步步上升到1000元、1500元。“我们的交税收入增加了,这个钱是院里发的,拿着心里踏实。”神经科主任庆疆说。“另外,医生最怕供药不及时,现在商业公司直接运作,手续简便,很短时间药就能进来,有利于医生更好地发挥水平”。
吉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陈景修说,医生们对这种改革确实有一个认识的过程。看到医院发展,患者增加,收入提高,大家逐渐接受了改革。毕竟,医生个人的利益要依赖医院的发展。
托管公司一方的利益也得到保证。据了解,从事药品销售的商业公司一般毛利在10%至20%,康乃尔药业托管吉林省人民医院药品的毛利率要低一些,在6%左右,但是由于基数大,仍然有利润空间。
药品托管后也有利于供应商利益。吉林康乃尔药业总经理宋治国介绍说,现在供应商的药款2个月就可以回款,尽管毛利低了,但是资金周转快了总,使用率高了。
陈景修认为,从严格意义上看,吉林省人民医院的药品托管实际上是一种利益的调整和再分配,要解决药价虚高、“以药养医”的问题,药品托管、医药分家还不够,还要在公立医院的体制机制和药品流通体制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从吉林省人民医院药品托管过程来看,在医疗体制改革中,医院自身通过自身努力也能有所作为,但是要付出更大的精力和代价,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行为可能更易操作、更容易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