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健康警示 >> 正文

当心结核病“同门兄弟”成健康“定时炸弹”

http://news.qm120.com2010-03-30 10:13:49 来源:全民健康网

  缺理论少经验 为诊疗埋下隐患

  “即使我们已经知道非结核分支杆菌菌群中包含了20多种条件致病菌,即便我们已经看到感染此类病菌的人数越来越多,但针对该疾病的诊治水平并没有大幅度的提高。”王巍坦言。

  王巍告诉记者,目前,对于大多数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的治疗,几乎没有特异性的药物和公认的治疗方案。除了堪萨斯等少数菌种对某些抗结核药物敏感外,多数菌种对80%~90%的常规抗结核药物是耐药的。而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等抗菌药物虽然对部分非结核分支杆菌有效,但所需的治疗时间相当长,不良反应也会相应增加,病人常常由于无法耐受最终放弃治疗。

  北京胸科医院院长许绍发表示,虽然我国早在2000年就发表了《非结核分支杆菌病诊断与处理指南》,但目前全球还没有一本针对非结核分支杆菌所有致病菌的感染防控指南,我国的指南也仅覆盖了其中1种~2种致病菌。理论层面的缺陷,使很多经验不足的医生陷入“无本可依”的尴尬境地。

  王巍提出,针对非结核分支杆菌的基础研究很薄弱。比如非结核分支杆菌在人群之间是否会传播,该病菌进入人体后是否会发生寄生或者迟留,是否有潜伏感染,治疗后会不会复发等。这一系列问题都急需基础研究作出解答。

  专家认为,医务人员普遍缺少鉴别诊断非结核分支杆菌的意识,而且我国大多数医院的微生物实验室也不具备进行非结核分支杆菌的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的能力。这些都是防控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的隐患。

  防治须化被动为主动

  王巍提出,摸清我国非结核分支杆菌病的分布状况和流行特点,应该成为提高该病防治能力的首要工作。“虽然前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都涉及了非结核分支杆菌的分离率,但并没有对菌种进行鉴定,因此无法掌握我国不同地区菌种分布特点。而实际上,地区间菌群的分布特点是经验性治疗的基础。”为此,王巍提出,政府以及有关专家应该考虑将上述指标纳入即将开始的第五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中。

  王巍坦言,防治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还要化“被动挨打”为“主动出击”,即研究快速、准确的诊断和药敏试验方法,研制高效的化疗药物,筛选和验证有效的治疗方案。这些都应该成为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和临床医生的主要课题。

首页12尾页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