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健康警示 >> 正文

中国每年百万人死于“慢阻肺” 七成患者被误诊

http://news.qm120.com2010-11-18 11:44:13 来源:全民健康网

  近七成患者被漏诊误诊

  很多人都想知道“慢阻肺”到底是什么?到底有多可怕?孙永昌解释说,“慢阻肺”是一种破坏性的肺部疾病,症状常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气喘胸闷等。由于人们对“慢阻肺”的知晓率很低,所以认识上有误区,往往以为反复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是上了年纪或普通感冒所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病情逐渐加重、恶化。另外,“慢阻肺”患者往往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同时,如果不规范治疗或病情反复发作,还会导致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甚至多个器官的功能衰竭,从而增加患者死亡的风险。

  统计显示,“慢阻肺”诊断率仅为31%,有69%的患者被漏诊或误诊。孙永昌提醒,对于一些“烟民”来说,往往靠常规体检中的胸片来判断是否患上了“慢阻肺”,这也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胸片没有问题,并不说明没有患上“慢阻肺”。因为“慢阻肺”属于功能性疾病,拍X片等医学检查看不出肺有什么异样,其实肺功能可能已经大打折扣,因此有些人会很大意。

  此外,还有一些中晚期的“慢阻肺”患者,因为二氧化碳排不出来导致中毒昏迷,可醒来后却会到神经科治疗,这更会延误病情。

  查“慢阻肺”只需吹口气

  在第九个世界“慢阻肺”日当天,北京同仁医院呼吸科举办了主题为“测量你的肺健康:向医生询问一个简单的呼吸测试——肺功能检查”的活动。这一主题强调了肺功能检查是“慢阻肺”诊断的金标准,人们应主动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肺健康。

  “发现"慢阻肺"最敏感的方法就是测定肺功能,它是一项简单无痛苦的检查,只需受检者对着肺功能仪吹几口气,就能客观评价气道阻塞程度。”孙永昌说,遗憾的是,该检查在我国远不如测血压、测血糖那么普及,普通人群中做过肺功能检测的人数很少。但现实往往是,患者等到出现了活动后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后才到医院求诊,但这时病情一般已经到了中晚期,治疗起来难度大大增加。

  孙永昌强调有五类人群要进行肺功能检查:一是长期吸烟者(包括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如果吸烟时间长或吸烟量大,不管年龄大小都应检测。二是反复咳嗽、咳痰者;三是活动后感觉胸闷气短,特别是逐渐加重者;四是工作环境中要接触污染气体、粉尘的人;五是呼吸道疾病患者,如已患肺部疾病者,他们要定期检查肺功能。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