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健康警示 >> 正文

一感冒发烧就输液 孩子成了抗生素的重灾区

http://news.qm120.com2010-11-26 15:53:51 来源:全民健康网

  “抗生素上瘾”三大原因据杨永弘介绍,北京儿童医院日门诊近1万人次,其中1/3的孩子需要输液,而输液就可能有抗生素。2009年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5家医院儿科门诊的调查显示,抗生素使用量是同期国外儿科报道的2—8倍。相关调查同时显示,儿科或儿童医院滥用抗生素有以下共同特点:广谱抗生素多、注射抗生素比例高、抗生素种类多、总用量高等。在《中国日报》11月9日的一篇报道中,记者将此现象总结为“抗生素上瘾”。

  “提到儿科抗生素滥用,我真觉得痛心疾首!”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魏珉对《生命时报》记者感慨道:“这不仅有医院、医生的问题,也有患者根深蒂固的用药习惯问题。”

  医患关系紧张,让医生不得不保护自己。抗生素主要针对细菌起作用,如果病人是病毒感染,使用抗生素是无效的。但万一病情发生变化,并由此出了事故,那么医生就要承担相应责任。有时医生为了保护自己,难免会采取“大包围”的方法,即一开始就给病人开抗生素。

  病人“抗生素上瘾”。正如胡仪吉所言,门诊中医生经常要面对主动要求给孩子使用抗生素的家长。

  家长们目前主要存在这样两个误区:一感冒咳嗽就要吃抗生素,否则好不了;越高级的、越贵的效果越好。

  “药品不等同于其他商品,‘一分钱一分货’、‘便宜没好货’等规律并不适用于它。”魏珉表示,从专业角度来说,每种抗生素的抗菌谱不同,用药不当,轻则达不到疗效,对治疗不起作用,重则可能会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损害身体健康。

  “经济利益链”推波助澜。有时,某家医院在某一时期,无论是针对细菌、病毒还是支原体,开的全是同一个厂家的品牌药。过一段时间,又全换成了另一种。这明显就是被药厂给“公关”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院感染科专家告诉记者,如同困扰医院和患者的“大处方”一样,在抗生素背后也有一条不可告人的利益链,这就造成虽然抗生素滥用已经成为业内共识,但在卫生部门三令五申的高压态势下,还是有个别不良医生频频开出昂贵的药品。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