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成白领影形杀手 危害不亚于病毒性肝炎
http://news.qm120.com2010-12-01 10:40:50 来源:全民健康网
酒精是损害肝脏的第一杀手。由饮酒而引发的脂肪肝称为酒精性脂肪肝,75%~95%的慢性嗜酒者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肝。酒精进入人体后,在肝脏内经过一系列的生化过程,最终转化为甘油三酯。长期大量饮酒必然会有大量的甘油三酯堆积在肝脏之中,逐渐形成脂肪肝。同时,酒精对肝细胞的毒性使肝细胞对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谢发生障碍,引起肝内脂肪沉积而造成脂肪肝。饮酒越多,脂肪肝也就越严重。男性每天饮80克(女性每天饮40克)50度的白酒,连续5年以上,就有发生脂肪肝的危险,每天饮酒40~80克,是致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危险界限,超过此界限,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发病率会明显增加。
营养不良也会引发脂肪肝。田京发主任介绍说,他所在的体检中心常常发现一些很瘦的人也患有脂肪肝,这种脂肪肝属于“营养不良性脂肪肝”。田主任说,这是由于长期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不能满足机体需求,影响了脱辅基蛋白及磷脂的合成,致使脂蛋白生成不足。与此同时,糖皮质分泌增多,储存脂肪动员增加,大量游离脂肪释放到血液中,超过脂蛋白的转运能力而沉积于肝内,于是引发营养不良性脂肪肝。如有人因患有慢性肠道疾病、长期厌食、节食、偏食、素食、吸收不良综合征及胃肠旁路手术等原因,造成低蛋白血症,缺乏胆碱、氨基酸或趋脂物质。有的人担心发胖,长期素食、节食,也会发生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引发脂肪肝。糖尿病由于胰岛素不足,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为了补充能量,体内游离脂肪酸显著增加,这些脂肪酸不能被充分利用,使肝脏的脂肪合成亢进,从而引起脂肪肝。II型糖尿病患者脂肪肝发病率为40%~50%,且多为中度以上,肥胖与慢性酒精性肝损害均易并发糖尿病,60%肥胖患者合并糖尿病,发生脂肪肝的比率较无糖尿病者多两倍。有些肝炎患者,肝细胞对甘油三脂的合成与代谢平衡失调,如果进食脂肪类食物过多,就会使中性脂肪在肝内堆积形成脂肪肝。
药物性肝损害引发脂肪肝。很多药物与脂肪肝有关,如四环素、乙酰水杨酸、糖皮质、合成雌激素、胺碘酮、硝苯地平、某些抗肿瘤药及降脂药等。它们抑制脂肪酸的氧化,引起脂蛋白合成障碍,减少脂蛋白从肝内的释放,从而使脂肪在肝内积聚。
高脂血症是脂肪肝的孪生兄弟。高胆固醇血症与脂肪肝关系密切,其中以高甘油三酯血症最为显著,绝大多数人常伴有肥胖、糖尿病和酒精中毒。此外,某些工业毒物,如黄磷、砷、铅、铜、汞、苯、四氯化碳等也可导致脂肪肝。
妊娠急性脂肪肝。多发生于妊娠36~40周,重症者常伴发肝性脑病、肾衰竭、消化道出血。虽脂肪肝发生与遗传无直接关系,但糖尿病高血脂症多与家族遗传相关,所以某些相关原因的脂肪肝与遗传有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