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酒药”是护身符还是安慰剂
王 丹
http://news.qm120.com2011-05-20 10:02:38 来源:全民健康网
近日,著名音乐人高晓松因醉酒驾车获刑激起舆论波澜。自5月1日《刑法修正案(八)》和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实施以来,几乎每一位因酒驾获刑的当事人都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即便如此,仍有司机怀着侥幸心理,寻求各种手段逃过酒精检测。于是,打着“20分钟快速分解酒精”、“解酒同时护肝”、“纯天然绿色保健品有助于增加酒量”等旗号的“解酒药”受到追捧。
“解酒药”真的解酒吗?它们究竟有怎样的功效?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名目繁多 市场泛滥
“怕查车,吃酒侣”,“常备‘酒侣’解酒片在车上,能够让你在关键时刻化险为夷”……在一个专营“解酒药”的网页上,记者看到了这样的宣传语。其中,商家用大量篇幅向酒后驾车司机详细推荐如何躲避警察的方法:“可以以酒精测试仪不准为由,拒绝接受酒精测试仪测试……在去医院抽血查验酒精期间服用‘酒侣’解酒片并借机拖延时间……20分钟后,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就会大幅下降。也许,你嘴里还喷着酒气,可是抽血检查的结果已远远低于法定酒后驾车的标准。”
随后记者在多家网站输入“解酒药”字样,检出数千个相关产品的链接,“酒无罪”、“千杯不醉”、“酒豪传说”,胶囊、冲剂、片剂、咀嚼片,成分迥异、品种繁多。
采访期间,记者还走访了北京4家不同品牌的连锁零售药店,每一家都能找到三、四种有解酒保肝功效的产品,粗略计算约有10个不同品牌,且均标注为“保健食品”。其中,3家药店的店员不约而同地向记者推荐了一款名为“阿拉斯加康力士”的解酒保肝药,价格178元,共60片。店员告诉记者,如果少量喝酒只需服用1片,多则服用2片。
此外,一位店员还向记者强力推荐一种复合维生素B胶囊,宣称只要把胶囊刺破,把其中的药汁挤到酒里,就可以缓解醉酒等症状,同时可以提高酒量。“我自己试过,真的管用……”这位女店员告诉记者,自从5月1日以来,店里的“解酒药”卖得特别好,有的人甚至买来当做礼物送人。
为了证实这些“解酒药”的疗效,记者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却没有发现任何一种保健食品标注“解酒护肝”的功效。一位药监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我国批准保健食品宣传功能只有27种,其中不包含保肝功能,而最为接近的功能仅为“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但记者在查询中发现,以此为宣称的107种保健食品中,并不包含4家药店店员推荐的解酒护肝产品。
“解酒”无科学依据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只有让公众弄清楚酒精是如何在人体内分解代谢的,才能客观看待市面上层出不穷的解酒产品。
据专家介绍,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主要通过肝脏、皮肤和呼吸系统三大途径,其中大约95%的酒精通过肝脏代谢分解:肝脏中的乙醇脱氢酶可使乙醇分解变成乙醛,而乙醛脱氢酶则能把乙醛转化为乙酸,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这个过程被医学上称为“三羧酸循环”。
“通常人体中都存在乙醇脱氢酶,而且数量基本是相等的,但缺少乙醛脱氢酶的人就比较多。后者的缺少,使酒精不能被完全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而是以乙醛的形式继续留在体内,使人喝酒后产生恶心欲吐、昏迷不适等醉酒症状。即便体内这2种酶均充足,如果饮酒过多、过快,超过了肝脏分解能力,也会出现醉酒症状。”解放军总医院临床药学室主任朱曼直言,从这个机理来看,目前市面上无论哪种“解酒药”都不会有增强上述酶类的作用,因此也不可能起到加速酒精代谢的作用,20分钟醒酒更是无稽之谈。
朱曼告诉记者,目前市面上的“解酒药”并非真正“解酒”,多数产品中添加了镇静剂、维生素与氨基酸等成分,提供的只是安慰和缓解头痛的作用。“事实上,一旦酒精进入血液循环,要想快速把酒精含量降下去,从目前的医学技术来说,不可能。”
对于销售人员宣称“服用维生素B能够增大酒量,减轻肝损伤”的说法,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副主任顾承东教授表示,酒精在代谢过程中的确需要维生素B以及葡萄糖的参与,特别是对维生素B1的需求更为迫切。临床中一类由慢性酒精中毒引起的Wernicke脑病,就是由于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代谢性疾病。因此,从理论上说,服用维生素B的确能够对肝脏起到保护作用,也能够适当缓解过量饮酒后的一些不适症状,例如,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但这一作用与生活中经常提到的“酒前要吃些东西”以补充肝脏代谢所需的葡萄糖所起到的作用相似,而“增加酒量和加速酒精代谢”等宣传则无科学依据。
那么,市场上诸多含有中药成分的“解酒药”是否有效呢?对此,一位中医药学专家直言,暂不论上述产品中含有哪些中药成分,单从中医辨证论治、因人而异、因症而异的角度上看,目前销售的“解酒药”就难以名副其实。
临床没有特异性解酒药物
医疗领域是否有真正的解酒药存在?朱曼给出了否定答案:“目前医学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解酒药’,也没有解酒产品能对酒精进入人体后产生的副作用起到预防或阻断作用。”
朱曼坦言,市场上的“解酒药”、解酒保健品没有一种是已被证实确有效果的。“如果你吃了它觉得有些效果,要么是因为心理作用,要么是因为水的作用:服用‘解酒药’往往需要大量的水送服,稀释酒精浓度,利尿加速代谢。”
“对于酒精中毒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确实没有特异性的解酒药物,但对醉酒者也有一套治疗方法。”顾承东告诉记者,对于酒精中毒症状较轻,仅出现电解质失衡、酸中毒等症状的患者,往往采用静脉输注高渗葡萄糖的方式缓解醉酒症状,其目的一是提高血容量稀释酒精浓度,二是为肝内的酒精代谢提供必须的葡萄糖以加速酒精分解。此外,对于因酒精中毒出现谵妄、嗜睡等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则根据临床情况使用受体拮抗药,以起到促醒、缓解中枢抑制等作用。
一位“解酒药”生产人士私下告诉记者,在解酒药中添加镇静剂、利尿剂甚至甘露醇等处方药物,已成为公开的“秘密”。对此,有专家表示,对于大量饮用啤酒、血容量随之增加的人群,使用利尿剂也许会起到加速酒精代谢的作用,但长期服用或错误服用无疑是“饮鸩止渴”,轻则造成体内电解质紊乱,重则造成血容量降低、血压降低。
朱曼强调:“无论服用什么样的保健品,都不能完全阻止酒精对人体的损伤,其实比较好的办法就是不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