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缺乏易发肿瘤 晒太阳可获取90%的维D
李兰陵
http://news.qm120.com2012-09-03 11:40:44 来源:全民健康网
有一部分胆酸,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变成了“石胆酸”,石胆酸会被CYP3A的酵素分解,与粪便一起排出体外。
如果石胆酸没有被分解并排出,而被肝脏回收,在肝中会变成高毒性物质。当高毒性的石胆酸随胆汁一起返回大肠时,会有致癌作用。
而细胞中的维生素D接受器和石胆酸连接时,会诱发基因表现制造CYP3A酵素,以中和石胆酸毒性,这样也就帮助机体避免大肠癌。
如果人体没有摄取足够的维生素D,这种平衡可能会被打破,也就提高了大肠癌的危险。
4 维D能激活免疫细胞
研究发现,维生素D作用于免疫反应的多个环节。
感染: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维生素D缺乏,可使呼吸道、鼻腔、肺部、消化道、膀胱等部位的感染风险明显增高。
人们秋冬为什么更易患病毒感染性疾病?有个原因是,秋冬季节白天时间缩短,且日照相对较弱,日晒减少了,体内合成维生素D水平有所下降了。
为何会如此?
目前认为,人体存在一条依赖维生素D的抗感染途径。
研究发现,当T细胞遭遇外来入侵者(病原体)时,会发出寻找维生素D的信号,如果T细胞在血液中没有找到足够的维生素D,甚至不会开始采取行动。也就是说,维生素D是激活免疫系统必不可少的因素。
再则,维生素D可改善免疫细胞的能量代谢。
自身免疫:
美国对187500位护士的调查显示:每天至少摄入400IU维生素D的女性,多发性硬化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率仅为摄入较少者的60%。
自身免疫性疾病在赤道附近很少发生,原因就可能与太阳紫外线强烈有关,太阳光照射人体皮肤产生的维生素D,可使杀伤性T淋巴细胞失活,减少启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5 维D 可有效活化脑力
曼彻斯特大学研究团队针对3000名年纪40至79岁的男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体内拥有较高维生素D含量的人,记忆力与资讯处理测试的表现,确实较佳。
为何适当摄取维生素D,就能解决记忆退化问题,有效活化脑部功能?
研究人员目前仍未找到答案,推测可能是因为维生素D能引发保护脑部的激素的运作,进而在维持脑部正常运作中担任重要角色,保护了脑部传达讯号的细胞。
6 晒太阳可获取90%的维D
如何获取维生素D?比较好的方法是多做户外活动,或晒太阳。
人体需要的90%的维生素D,是通过皮肤接受阳光照射所形成的。阳光(紫外线B波段)照射皮肤后合成的维生素D3,是维生素D家族中,最具生物活性的。
如何晒太阳?
每天至少进行2小时户外活动,体内就可以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
过分暴晒不可取,那样有患皮肤癌的风险;而且,一旦剂量达到一定水平,皮肤内转化维生素D3的机制就会自动灭活。
还有10%从哪儿获取?每日饮食中!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中国居民维生素D每日摄入量为:0~10岁儿童为10ug/d;11~49岁50ug/d;50岁以上及中晚期孕妇和乳母增加为10ug/d。
鱼肝油是维生素D的丰富来源,含量高达8500IU/100g;海鱼、鱼卵、肝脏、蛋黄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维生素D; 动物性食品中的含量也较高。
美国癌症研究中心推荐:人们每天应该摄入1000国际单位(相当于25微克)的维生素D,这是目前美国人均获取维生素D量水平的2.5倍。
现在提出的剂量,仅满足于营养需要;在临床治疗方面,“维生素D”还需要进一步的细致研究。那些盲目地大剂量地摄入维生素D的朋友请注意,每日摄入的维生素D若超过了您“可耐受的最大摄入量”,会有毒副作用!
哪几类人群更容易缺乏维生素D?
老人: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维生素D水平会逐渐下降。有研究表明,70岁老肤中7-脱氢胆固醇含量仅相当于年轻人的5%,而皮肤形成维生素D的能力仅为75%。
肥胖:由于维生素D具有脂溶性,很容易与脂肪细胞结合,使脂肪组织积存在维生素D内,从而导致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功能受损(低57%)。
再就是病人等。
这些人群更需要多多户外活动,多多晒晒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