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正文

中西医并重有名无实 绿色医疗渐行渐远

http://news.qm120.com2009-07-30 16:55:30 来源:全民健康网

关键字:医药资讯


  “先天不足”使中医药被边缘化

  近年,湖南按照国家“中西医并重”的要求,以落实国家项目工作为抓手,积极推进中医药服务体系、服务能力、人才队伍和中医药文化等四项建设,中医药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但相对西医的发展水平,中医药特色优势削弱淡化,服务领域出现萎缩。中医医院为求生存,寻求“以药补医”、“以西补中”,不少中医医院出现“亦中亦西”甚至“重西轻中”的发展倾向,中医药特色逐步淡化,中医药发展边缘化趋势日益明显。有关专家分析认为,这些主要缘于中医药事业的“先天不足”。

  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刘君武认为,首要原因是中医药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一些地方对“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认识上存在偏差,还没有将中医药摆在与西医药同等重要的位置,认为中医药可有可无,一些保护和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得不到落实,有的地方甚至把中医医院当包袱,推向社会,随意撤并、租赁。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严重不足,也制约其做大做强。中医医院的前身大多是集体所有制的联合诊所,长期以来,中医药的投入就严重不足,基础差、底子薄的现状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近两年尽管湖南省财政安排中医事业专项经费有较大增加,但中医事业经费所占比例仍严重偏低。据统计,2008年湖南中医医院事业经费拨款为9325万元,仅占卫生事业拨款的5%,占全省财政总支出的0.11%,各市州几乎都未安排中医事业专项经费。

  另据了解,中医医疗机构设备设施简陋,严重制约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作为湖南中医药服务体系骨干的中医医院,尤其是县级中医医院,还普遍存在基本建设滞后、基础设施不配套、医疗业务用房和医疗设备严重短缺、就医环境差、中医药服务能力薄弱的情况,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中医医疗保健需求。

  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提供了一组数据:截止2008年底,湖南112所县级以上中医医院有业务用房总面积136万平方米,其中危房和租用房面积达10万余平方米,有危房的中医医院达48家。全省中医医院设备总值虽然增加较大,但总体水平较低,特别是94所县级中医医院设备总值院均890万元。按编制床位测算,还有62所中医医院医疗业务用房低于标准。按实际需要,急需改造与建设的中医医院达86所。

  记者在湖南衡阳、邵阳一些县市采访时发现,中医药人才缺乏,后继乏人。随着老一辈中医药专家的相继退休或去世,湖南目前既缺乏有专长的名老中医、优秀的中医临床人才和中医药学术带头人,又缺乏基层实用型中医药人才。在全省农村中医药人员中,无专业学历者占45%,无技术职称者占19%,无执业医师资格者占43%。

  需要消除在资金和价格制定上的歧视政策

  专家认为,中医药在解决重大疑难疾病、新发传染病、医源性与药源性疾病等医学难题时,既可治标,也可治本。同样,中医药要解决自身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应“标本兼治”。

  湖南省人大代表、新邵县中医院院长廖怀章认为,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坚持中西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体现了党中央坚定不移地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的方针。但就目前的现状看,我省农村中医药服务状况还远远不能适应广大群众的需求,离“中西医并重”的要求差距甚大。他认为,首要问题是在经费投入上有较大差距。

  廖怀章说,我国各级西医医院,从解放后就属于国家办的全民所有制医院,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每年都由财政拨付人头费、基本建设费、设备费、维修费,而中医医院绝大多数是属于集体所有制医院,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直到八十年代中后期,才先后转体为全民所有制,比西医医院晚了差不多40年。而且在人头费拨付上还是实行老人老办法,新进的编制人员才由财政支付,到目前为止,县级中医医院每年的人头费的拨付不足一个月的工资。在基建费、维修费、设备添置费拨付上也是重点放在西医医院。他呼吁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建议国家像建设乡镇卫生院一样扶持建设中医医疗机构,由国家对县级中医院的建设单独设立项目,使中医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条件得到改善。

  记者从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了解到,从这些年国家对卫生事业的投入看,用于中医药事业的资金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如市州以上重点中医院的建设项目每所1千万元左右,县级中医院的建设项目每所200万元左右。过去对综合医院、妇保机构、疾控机构及农村乡镇卫生院的建设等,项目都是全覆盖,而中医项目不仅单个项目安排的资金少,而且是有选择性的投入。

  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国忠认为,应改革教育体制,加强对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他说,现在培养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是用不上、不好用、用不好,必须从国家层面上进行改革。要改革中医药院校教育模式,使中医药的教材内容、教育方式、教学要求能适应培养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大力拓展师承教育,探索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师承教育模式,广泛开展师带徒工作,使师承教育覆盖到基层,从国家层面制定师承教育标准和相关政策措施,丰富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和途径。同时,建议从国家层面制定有利于中医药人才向基层流动的特殊政策。

  为充分发挥价格政策在中医药发展中的作用,一些来自基层中医院的负责人则要求,适当提高中医服务项目价格,逐步缩小目前与西医诊疗项目间过大的价差。常宁市中医院院长刘志坚说,目前《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规定的3966项服务项目中,中医只有97项。像针灸,收费标准只有14项,其中还包括现代的电针、仪器针。而西医骨科收费项目共有217项,细到一个手指的肌腱手术均有价,相比之下中医骨伤科收费项目只有骨折和脱位。他建议对体现中医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项目,如针灸、推拿、中医正骨等中医传统医疗服务项目及名中医、名老中医的诊金价格适当提高,以遏制中医西化的势头。

首页12尾页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