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益生菌菌株:治疗胃肠紊乱
http://news.qm120.com2010-12-24 13:12:33 来源:全民健康网
除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外,保持肠道健康也很重要。那么如果真的便秘该怎么办?难道只能吃药吗?其实也不然。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已经为我们解决了这样的尴尬。益生菌的诞生,就是比较好的福音。它更安全且有效。益生菌最开始投入临床多用于婴幼儿,主要是考虑它的安全性。婴幼儿的各脏器机能还不健全,或者说是比较脆弱,而且服药会产生耐药性,对于今后的健康会有很大危害,所以用益生菌解决肠道问题现在被更广泛的推广到患者中。不过既然是肠道问题,除了便秘以外,腹泻也是益生菌能够克服的难题。绝大部分治疗便秘的药会导致腹泻,而治疗腹泻的药会导致便秘。有几类药更是在说明书上注明容易引起便秘,比如:胃病药、止泻利尿药、抗高血压药、抗过敏药、麻醉药以及、布洛芬、补钙药、补铁剂等。所以便秘和腹泻反反复复,不胜其烦。
益生菌不是药,几乎没有不适应症,还能有效从内里改内分泌失调的现象,脱离腹泻、便秘烦恼。这就不难明白为什么益生菌这么的受推崇了。
只是应当严重提出的一点警示是:在选择益生菌时,消费者应该注意该益生菌是否有标示“菌株”标示。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现在需要强调的是:益生菌的标示应该包括菌株名,因为益生菌的功效更多地取决于是什么菌株”。如:双歧杆菌BB-12、鼠李糖乳杆菌LGG,这样的益生菌标示才是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对菌株进行细详标示的要求。“BB-12”、“LGG”这样的字母就是菌株标示。
据权威第三方调查,发现国产益生菌食品无一例外都只标明菌种,而没有菌株(没有任何产品有标明菌株,只有菌种标示,如“双歧杆菌”,这只是菌种标示,而非菌株),普通消费者并不知道实际对人体有效的是足够多量的活性菌株,所以有些消费者服用了国产益生菌并不能有效解决便秘或者腹泻问题,就是因为其所食用的国产益生菌含有的活性菌株太少、甚至是没有导致。
由此看来,消费者在选择益生菌时更应当注意该产品是否有“BB-12”、“LGG”等这样的菌株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