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正文

医生多点执业:各方算盘如何打到一起去

董伟

http://news.qm120.com2011-03-30 09:54:24 来源:全民健康网

  关于医疗纠纷的处理,北京的做法是,让多点执业的医生带着一份医疗责任险出门。但有评论马上指出,一份医疗责任险保障不了什么,不然,很多医患纠纷也不会闹到难以收拾的地步。

  民营医院对多点执业举双手赞成,唯恐落实不了。在我国,一些大的公立医院占据了大量的优质医疗资源,尤其是名医、大专家更是集中在大城市的大医院。如今,**放开了口子,民营医院自然乐意。据北京三博脑科医院介绍,该院已经计划聘请一批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专家定期来坐诊。对外聘专家,不会让他们孤军作战,会有一个团队,包括麻醉、护理、检验等全力配合。

  在沈阳何氏眼科医院院长何伟看来,说到底,医院拼的还是医生和医生手里的活儿。在病人还是“唐僧肉”的时候,公立医院如何肯把医生和技术资源平白转让?再说,患者资源也主要集中在公立医院,去民营医院的仍是少数,医生有什么动力去民营医院行医?偶尔走穴一下无妨,真正要坐堂了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他还指出,所谓多点执业遇冷,实际上是多点执业注册遇冷,没注册“走穴”的仍大量存在。医生们都懂得,很多事公开了没好处,反而有害处。比如,医生注册了多点执业,那么多点执业的收入是否要和原单位分成?

  在一些国家,医生被定义为自由职业者。我国则不同,医生大多依附于医院。有人认为,多点执业是在解放医生,但很多医生却不这么认为。一位医生评价说,多点执业,不实际。他的理由是,医生,特别是青年医生,都很忙,基本上是“白加黑”,“5加2”,一“点”的活儿都干不完,哪有时间多“点”。再说,这几年医学院拼命扩招,各个医院都人满为患,除了偏僻的医院,估计也没有多“点”的好位置。能从多点执业获益的是那些本来就有空闲时间、收入不低的资深医生。

  一位医生说,他所在的医院已经挑明,医生要出门,必须经院领导层层审批。要是院领导认为,出去多点执业的大夫要是不安心工作,将来在一些科研项目上不考虑,那出去多挣点钱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对多点执业,老百姓还有很多担心:没有强制、引导和鼓励的措施,恐怕没有多少医生愿意到基层卫生机构出诊;多点执业的结局未必能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到名医,而只是给名医们“走穴”披上合法的外衣而已。

  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则对记者表示,医生多点执业只是找对了方向,没有各环节的细致梳理,是远远不够的,相应的配套**应尽快出台。

首页12尾页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