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食品安全 >> 正文

雪碧汞中毒事件责任未确定 问题产品仍在正常销售

http://news.qm120.com2010-02-02 10:42:56 来源:全民健康网

  “可口可乐从1981年开始在中国生产,而且雪碧产品使用的是全球配方,不可能出这种问题。”可口可乐中国一位人士对本报记者称。

  如果不是在生产环节出现问题,那么,在离开工厂之后,水银如何进入雪碧?问题的关键是:出问题的听装雪碧,铝罐包装上是否有破损、异常?

  案发后,警方已取走了涉案雪碧产品。而据本报记者了解,位于天津的中国包装科研测试中心,将对这些雪碧的包装进行检测。中国包装科研测试中心,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权为“国家包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2月1日当天,中国包装科研测试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对本报记者确认了此事,但其表示,“由于此次检测牵涉到刑事案件,且目前正处于检测的中间阶段,没有更多信息可以透露。”

  陈翊对本报记者称,由于该中心此前没有进行过此类检测,因此,其提出希望在正式检测前先进行相关的试验,可口可乐本周内也会前往参与。

  前述可口可乐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事实上,可口可乐对进行第三方检测也有难言之处,“公司对产品很有信心,去检测了反倒有心虚之嫌。但目前这种状况,如果没有一些检测报告,怎么能让消费者信服呢?”

  渠道商卸责

  2月1日,“秋收满超市”一位工作人员对本报记者表示,“老板已经与可乐、经销商交涉过了”,“厂家应该负责任”。

  但可口可乐方面却表示,问题很可能出在出厂之后,也就是流通环节。

  据陈翊介绍,就可口可乐北京公司而言,产品出厂之后,是通过批发经销商和公司直供两种渠道进入市场。一般来说,可口可乐直接供货的是大型超商,还有一些大型的餐饮公司。而其他的零售、部分餐饮,则是通过批发商一层层下去。

  陈翊表示,第一起中毒事件的发生地豆捞坊,并非由可口可乐直接供货,而发生第二起中毒事件的超市,也只是学校门口的一个小型超市,“这两家应该都是通过批发商供货的”。

  而对于目前北京地区可口可乐经销商的数量与分布,陈翊表示,“手中没有确切数据”。

  上述经销商亿星华源负责人承认,该公司雪碧产品,并非直接从可口可乐公司进货。据其介绍,雪碧产品从可口可乐北京工厂出厂后,先进入到可口可乐位于丰台区的总经销处,通过该总经销处,产品进一步被批发到了位于丰台批发市场的一家分销处。“我们就是从这家分销那里拿货的,因为离我们挺近。算起来,我们是第四道口了!”

  该负责人表示,此前,警方已经前来调查,而他也已将自己的上家提供给了警方。“但是,这个事很难查。”因为,饮料流量太大。以亿星华源的上家为例,每天的存货也就100-200箱,“三五天就没了”。

  虽然至今调查结果尚未出来,但这位负责人称,流通渠道应该没有问题。“我们根本没法儿做手脚,也没必要做手脚!这种属于有气碳酸饮料,水银怎么放进去?放进去气就没了!”他说,“应该还是厂家那边的问题。”

  未受影响的销售

  在北京,三个月内的两起“中毒事件”,却未能影响雪碧的销售。2009年11月7日之后,甚至是2010年1月17日至今,北京地区的雪碧产品仍在正常销售。

  2月1日,在购买雪碧的“秋收满超市”,本报记者看到,在这家600平米超市里,听装雪碧仍未从立体货架全部撤出,店内还有七八箱存货。

  北京某大型超市的一位高层也对本报记者表示,该公司同样未对雪碧产品实施下架处理,“不过,公司也会进一步关注事态,如果国家权威部门出具了相关报告,我们会按照报告内容和相关流程去进一步跟进”。

  上述亿星华源的负责人表示,目前,该公司的雪碧销售量并没有下滑,“和往常一样,每天,可口可乐产品都有2000多块的销售额。”在他看来,“厂家肯定得处理好。如果再发生第三例,估计就没人敢喝雪碧了。”

  陈翊则表示,在第一起中毒事件发生后,雪碧的销售已受到一定影响。“我们希望此事能尽早有个说法,还我们一个清白。”此前,可口可乐区总裁戴嘉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雪碧是可口可乐所有饮料品牌中增长最快的一个。

  (责任编辑:李雨思)

首页12尾页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