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食品安全 >> 正文

三聚氰胺重现 业内疑10万吨“毒奶粉”遗害市场

http://news.qm120.com2010-02-02 10:20:34 来源:全民健康网

  三聚氰胺阴魂不散 10万吨“毒奶粉”遗害市场?

  每经实习记者 陶斯然 发自上海

  距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还不到一年半,国家级机构再一次就三聚氰胺发出了声音。

  1月30日,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 (以下简称食安办)召开2010年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视频会议,要求各单位要采取坚决果断措施,主动出击,彻底清查食品安全突出隐患。这也是《每日经济新闻》1月22日对三聚氰胺残留毒奶抬头进行报道后,有关部门的首次出击。

  记者调查发现,在本次食安办点名的5家公司中,唯一自己拥有奶源生产基地的山东淄博绿赛尔乳业有限公司被曝光之后目前换了名称依旧在从事生产,该企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切运营正常”。而另有企业仍在使用2008年未被销毁的问题奶粉为原料生产乳制品。

  针对市场上不时出现的2008年问题奶粉原料,乳业资深分析人士王丁棉推测,或仍有10万吨毒奶因各种原因未被销毁。

  警钟再响

  各地暗中清查已历一月

  三聚氰胺的安全警报仍未完全解除。

  1月30日,食安办召开2010年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视频会议,要求各单位要采取坚决果断措施,主动出击,彻底清查食品安全突出隐患。

  在会议上,食安办曝光了2009年5家产品三聚氰胺超标的公司,分别是上海熊猫乳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熊猫乳业)、陕西金桥乳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西金桥乳业)、山东淄博绿赛尔乳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淄博绿赛尔)、辽宁铁岭五洲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洲食品)、河北唐山市乐亭县凯达冷冻厂(以下简称凯达冷冻厂)。食安办还透露,这些公司生产的涉案超标产品,均使用了2008年未被销毁的问题奶粉作为原料生产乳制品,性质非常恶劣。

  其中,上海熊猫乳业已经在一个月前的上海食品安全联席会议上被披露,而该案件更是早在2009年4月,即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之后半年左右即被上海有关部门查处。

  记者还获悉,在食安办曝光这一系列事件的一个多月之前,就已经下文要求全国全国各省市彻查上海熊猫乳业、淄博绿赛尔、五洲食品、凯达冷冻厂等企业的三聚氰胺超标产品,这也表明该查处已在全国各地暗中进行达一个月之久。

  尽管频出重手,但三聚氰胺却缘何屡禁不止?《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最新进展

  问题乳企改头换面继续生产?

  “我们的公司已经注销了。”淄博绿赛尔工作人员如此告诉记者。

  作为本次食安办披露的5家企业中最为“特殊”的一家,淄博绿赛尔拥有自己的奶源基地,可使用本公司的原奶进行加工生产,而其他4家则不得不从其他公司购买奶粉原料进行加工生产。在淄博绿赛尔的网站上,可以发现该公司在2003年固定资产就已达到5860万元,年销售收入2.5亿元。

  尽管此前已被食安办通知暗中调查,但记者发现在该公司的主页上,2009年12月21日公司依旧在招聘新员工,且招聘的职位从文秘到车间工人五花八门,这看起来颇有点蹊跷。

  2月1日,记者首先致电该公司办公室希望能进行采访,得到工作人员答复称该公司已经注销。但记者随后又以消费者的身份致电该公司的市场部时却被告知,目前仍然可以订奶,而且公司“运行正常,生产有序”。

  一家目前本该处于舆论风口浪尖的公司,为何还在堂而皇之地进行生产?

  “绿赛尔公司确实已经注销了,我这里是康智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智多)。”2月1日,绿赛尔办公室工作人员向记者如此解释,该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已经市场上没有绿赛尔,只有康智多。

  山东康智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也是一家位于山东淄博市的乳企,是国家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

  记者同日又致电康智多进行采访,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康智多与绿赛尔没有实质性的关系,但双方有协议,绿赛尔可以使用康智多的“品牌”。

首页12尾页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