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食品安全 >> 正文

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造假花样频出检测见招拆招

http://news.qm120.com2011-03-16 10:28:47 来源:全民健康网

关键字:食品安全 检测 造假

  “其实这说明一整条食物链下来都出了问题。”该中心生化室主任说,“从源头来把关,就要从第一步开始。如果土壤和水不受污染,喂的草合格了,牛就合格了,按照这个步骤走,牛奶自然也就合格了。”

  据介绍,最初,食品的不安全问题源头是从饲料开始的。像水解蛋、皮革粉、三聚氰胺这些物质,最早都添加在饲料里面,给动物吃。饲料的成分有豆粕、鱼粉、玉米面之类,其中鱼粉最贵,一吨要1万多元。因此,在鱼粉里掺假,能获得最高的利润。动物吃了含添加物的饲料之后,不能消化这些物质,毒素沉积在肉里面,人再吃了它们的肉,就转移到了人身上。

  后来,有关部门加大了对这方面的打假力度,于是,造假的趋势就从原来在饲料(源头)里面添加,转移到直接在产品(终端)里添加,这样从成本上也更划算。尤其是造假者掌握了水解技术后,很多物质都可以在水解后添加进食品。比如“皮革奶”,造假者用的皮革是工业生产的下角料,水解成蛋白的成本也不高,造假成本极其低廉。

  还有一种造假,让人啼笑皆非。比如生化室经常接到消费者要求,检测其购买的燕窝的真伪。燕窝之所以名贵是因为其中含有一种叫唾液酸的特殊成分,而现在市场上有些假燕窝,只是做成燕窝的形状,里面的唾液酸含量为零。

  “消费者自己也要有理性的认识。”该中心业务科负责人表示,“经常有消费者要求我们对其购买的保健食品进行检测。保健食品介于药品和食品之间,它并不保证功效。我们只能根据配料清单,做成分检测,至于能不能达到什么功效、有没有用,消费者就只能吃了以后自己体验、自己判断了。”

  打假追着造假跑

  无机室副主任黄先生告诉记者,造假者可以说都是专家,对国家标准无比精通,造假与破解一直都是正反两面的较量。他有些无奈地表示:“造假者永远是在主动钻检测标准这方面的空子,在‘发明创造’。当造假者花样翻新时,国家的标准是滞后的,我们只能在他们后面追赶。”

  “比如牛奶,按规定有一定的蛋白质含量才能达标,造假者就往里面添加三聚氰胺增加蛋白含量;当这个手段被发现,造假者就又改添加三聚氰酸。造假的人就是这样费尽心机。”生化室主任说,“我们只有接到消费者的举报,得到一个产品,才能有针对性地去分析里面到底添加了什么。”

  以前市场上曾出现过用毛发水解液,来做氨基酸口服液、饲料、酱油等。在之前的检测标准下,只要氨基酸的含量够就可以说合格。但技术人员凭经验判断,如果真是用豆类酿造的酱油,氨基酸组成跟大豆应该近似,十几种氨基酸有一定的比例。如果酱油里面只有一种谷氨酸成分,那就有“毛发酱油”的嫌疑。

  皮革水解后得到的蛋白,虽然人体不能消化吸收,但如果用之前的检验手段,它是可以通过的。所以当“皮革奶”出现时,国家并没有现成的检测标准,技术人员就只能通过间接的方法来判断:如果发现重金属超标,就有掺了皮革水解液的可能。

  微生物室主管卢先生表示,打假队伍和仪器一直跟着造假队伍跑,去制止他们,虽然效果显著,但这只是治标不是治本。遏制造假最根本的方法,还需要制度和社会上的全方面努力,重罚造假行为,让造假者付出沉重的代价。(佘鸿雁)

 

首页12尾页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