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民生关注 >> 正文

急救发展如何破困局

闫龑

http://news.qm120.com2011-02-25 09:11:58 来源:全民健康网

关键字:民生关注 急救 120

  据了解,为从拥堵的交通中争取时间,北京急救中心配备了少量急救摩托车,在居住密集的地区,近距离可以先于急救车赶到现场。但是中心有关人士坦言,因大部分急救需求都是转运病人,急救摩托车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很好体现。

  现状——

  每11万人口只有1名急救人员

  吕传柱介绍说:“‘120’急救服务已从过去的紧急救援转运病人的单一职能,拓展为紧急医疗救援、医疗保障转运病人等大概念的服务,而我们的急救资源在配置上还有巨大的缺口。”

  据了解,参照中等发达国家的标准,每1万人口应配置1名医疗急救人员,而目前我国每11万人口配置1名医疗急救人员,预计至2015年全国急救人才共缺口12.73万人,至2020年人才缺口为13.18万人。

  “由于院前急救工作时间不规律,涉及医学专业学科广泛,自身专业无法向深度发展,待遇低,职称晋升无法得到保障,年老体弱后无法长期从事本专业工作等一系列原因,使得很多应届毕业的医学生不愿意在急救中心工作。”吕传柱说,已经在急救中心工作的医务人员(尤其一线)也没有归属感,人才流失严重。很多院前急救医师宁愿到二级医院的急诊科工作也不愿到大型城市急救中心工作。

  以上海为例,2005年至2007年急救中心录用应届临床毕业生152名,实际报到录用率只有70%,而目前已有26人辞职。据卫生部信息统计中心2010年统计数据,2009年全国院前急救从业人员11089人,比上年减少780人。

  北京急救中心急救医生崔甍甍告诉记者,院前急救医学还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目前,在医学的各个学科分类中,还只有涉及院内的二级学科的急诊医学。“学非所考,考非所用。院前急救与急诊医学有着较大的差异,比急诊医学更具社会性、广泛性、风险性。医生在工作中需要更多的是心肺复苏、气管插管、静脉开通、创伤处理等技术,而且急救医生学习的时候学的也主要是这些技术。但是在医师资格考核中,急救医生的考试题目却与普通医生是一样的,急救医生评职称也只能在内科、外科等其他学科。”

  另一方面,急救人员的权利义务、被急救患者及家属权利义务未被明确,造成工作困难。“比如,派救护车去医院接骨折的病人回家,规定必须派医生,但是事实上派医生去是没有意义的,患者并不需要医生的治疗,而是需要担架员的搬运。但是没有法律规定在哪种情况下医生可以不去。”崔甍甍说,曾经有一份调查显示,院前急救有80%左右的病人仅仅需要的是转运或是进行简单处置,例如包扎等。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