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赴玉树医疗队:18小时救回37岁藏族小伙
http://news.qm120.com2010-04-19 17:32:27 来源:全民健康网
救援一线
不分本地和外援
据介绍,为了更好的救治伤员,主动协调青海省卫生厅、北京医疗队召开协调会,提出四点工作建议,得到与会者高度认可。
首先,建立跨专业、跨领域、跨学科、跨地区的综合会诊机制。针对伤员重症患者多、复合伤多、年龄偏大多、语言沟通不畅等问题,建议津京两地医疗队各学科专家共同发挥专业优势,共享医疗资源,按伤员所需派专家,提高救治成功率;其次,建立重症患者巡诊机制。针对目前重症患者较为集中,且多集中在格尔木市人民医院的现状,所有医疗队员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防止发生各种并发症,严防骨科患者发生肺栓塞。要增添必要医疗设备和抢救药品;第三,建立联合查房机制。医疗队专家与当地医务人员融为一体,参与科室查房和交班,以便统一治疗标准和方案;最后、高度重视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鉴于震后当地医院情况,应更加重视医院管理和感染控制工作。
电话那端
他的声音有点喘
“从到这后的第一天开始就头昏脑涨,不敢大声说话,否则心悸更厉害。”电话另一端,医疗队队员、第三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李智伯医生有点气喘吁吁。严重的高原反应使他头昏脑涨,血氧饱和经常在74%—82%,但这没有阻挡李智伯救治病人的积极热情,实在难受了,他就吸吸氧缓解一下,然后马上投入工作。
李智伯支援的格尔木市人民医院是收治重症伤员比较多的一家医院,从到达的第一天起,他就马不停蹄地忙于救治工作。昨天,李智伯和专家组医生一起,救治了一位从玉树转来的45岁女伤员。看到这位伤员时,她的胸腔闭合性损伤,肺挫伤、创伤性湿肺,由于病人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一度下降至80%,情况十分危急。李智伯马上给其带上无创呼吸机,经过细心地调试,密切观察,很快得到缓解。如今,这位患者已经脱离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