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万象 >> 正文

血友病患者面临困境 寄望借医改享尊严生活

http://news.qm120.com2010-04-19 17:31:45 来源:全民健康网

  血友病患者的两大困境

  据吴润晖介绍,与其他不少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血友病患者之所以一直在生命质量低下、高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困境中挣扎,最主要的原因一是缺“钱”,二是少“药”。

  全世界医疗界目前对血友病采取的都是替代疗法,即给患者输入其自身短缺的凝血因子,从而使病人从疾病状态转变为正常状态。

  可以说,治疗方法并不复杂,但是,其费用之高却足以让绝大多数人望而生畏。吴润晖给本刊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仅仅保证生命,所需因子为500~800单位/公斤体重/年;想要生活自理,则需要1000~1200单位/公斤体重/年;若希望获得与正常人差不多的身心状态,那起码需要3000单位/公斤体重/年。而从血浆中提取的“血源因子”每单位的价格为2元,以一个体重30公斤的10岁孩子为例,每年其生命保证需要4.8万元,基本生活质量保证需要9.6万元,正常身心健康需要28.8万元。而如果使用非血浆提取的“重组因子”,所需费用更是高达上述数字的4倍。

  因此,即便在发达国家,如果没有政府“买单”,血友病患者的命运也同样会是非残即死,或先残后死。吴润晖说,她感到欣慰的是,近两年来,国内已有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浙江、贵州、云南等不少地方先后将血友病纳入了医保报销范围,北京年报销额度已达27万元,上海则通过多途径达到了全报。

  这样的举措,其显著效果迅速从门诊反映出来。吴润晖说,以她供职的北京儿童医院的情况看,现在,至少北京籍的患儿,已很少有过去那种因急性关节出血抱着腿来寻求急救的了。

  但是,全国还有相当多地方的医保至今仍将血友病拒之门外,治不起被家长放弃的患儿还不在少数。曾有一个内蒙古患儿,当屠宰工的父亲决定放弃,患儿同样年幼的哥哥给吴润晖打电话,求吴阿姨救救弟弟。吴润晖说,如果不是将他纳入一个儿童血友病预防治疗研究项目,获得赠药,这个孩子现在可能已经不在了。

  在治不起的同时,因为国内不能生产“重组因子”,能生产“血源性因子”的企业也仅有三家,对血友病患者意味着生命的“因子”常常一药难求。吴润晖说,缺VIII因子的血友病A患者在没有人血源因子的情况下,还可选择重组VIII因子,但那些缺少凝血的血友病B患者处境就更加困难。由于因子短缺,一度甚至导致本来就承受着沉重经济压力的患者不得不到“**”去买高价因子。近一年时间,药荒虽略有缓解,但并未根本好转,对未来,不光患者,还有医生都仍然心有余悸。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