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万象 >> 正文

内地“山寨”药搭上EMS快车 邮药成为新手段

http://news.qm120.com2010-11-11 09:35:43 来源:全民健康网

  梁山脚下的“山寨”药厂

  提到“山寨”,人们自然会想到古时“聚义水泊”的梁山好汉。而生活在“水浒故地”——山东省梁山县的张东民、杨振生等人,却将梁山好汉的“侠义”之道抛于脑后,做起了倒腾“山寨货”的勾当,这些“山寨货”竟是坑人害人的!

  40岁出头的张东民是梁山县赵固堆乡农民,2007年初,张东民听说当地有人做“蛮赚钱的”。头脑灵光的他不由得心痒难耐,以为找到了一条捞钱“捷径”。

  张东民到作坊“实地考察”,发现制的流程其实很简单,就连文化程度为“初识字”的他看来也没啥技术含量。

  追根溯源,这些作坊的“上线”多在与梁山一河之隔的河南省台前县。台前县有不少卖的“大户”,他们以“哮喘病研究所”、“风湿病研究所”等名义,通过邮局向全国各地寄送宣传广告,将“药品”功效吹嘘得天花乱坠。实际上,这些自称“含有名贵中药成分”的“特效药”,都是他们从外地药品市场买回的价格低廉的常用药、经粉碎后随意加入激素等成分分装而成。

  这些广告多是投递给乡村诊所、卫生室或患者,不久邮购的“订单”就会源源不断地飞来。

  为了逃避打击,有些“大户”往往只在台前县接收汇款,而将造假和邮寄地点“转移”至与台前县毗邻的梁山县。张东民通过亲戚关系,与台前县一位叫乔大勇的贩子搭上了线。乔大勇提供原料,张东民负责加工,并按乔大勇列出的客户名单向各地邮寄。每瓶百粒装的乔大勇付“加工费”1.1元,邮费另外结算。

  张东民算了一下,扣除各项成本开支,每瓶药大约能赚两毛多,效益“还算不错”。于是,他购置了粉碎机、胶囊套合机等设备,在村里租几间民房,又招了几个中老年妇女“上岗”,这个“山寨”制药厂就算是“开张了”。

  正当张东民甩开膀子要大干一场时,梁山当地有关部门加大了监管力度,着手整顿药品邮寄的混乱秩序。眼瞅着财路将断,张东民很是郁闷。

  有一天,张东民去乡上办事,正巧碰上家住邻村的杨振生。杨振生小张东民6岁,在梁山县移动公司上班,据张东民说,杨振生很讲义气。果然,在听说张东民的“难处”后,杨振生当即拍着胸脯保证,说邮寄“发货”的事就包在自己的身上了。

  杨振生说,他从前下海做生意时,与江苏省睢宁县的李明结识并成为朋友,而李明现在就在睢宁邮政局快递公司上班,找这位老朋友帮忙准成。张东民听后大喜。当然,杨振生并非是仗义疏财的“好汉”,经讨价还价,张东民同意按每瓶1.1元的价格付给杨振生“邮费”。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