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诊只为卖药推销保健品 投诉难显露监管空白
http://news.qm120.com2010-12-27 10:14:10 来源:全民健康网
记者手记
小心,有人借“义诊”的名义……
如今,社会上有些打扮像医生的人,打着某医疗机构专家教授的旗号,经常以义诊的名义到乡村、社区和公园等公共场所,免费为群众测血压、血糖、血脂,做一些简单的体检项目,或以举办健康咨询讲座等形式,承诺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复诊、无效退款等信誉保障。
“有病治病,无病防病”,是这类“义诊”活动惯用的口号,他们专挑一些老年人的常见病,卖的是真药,讲的是病理,几乎挑不出毛病。在宣传中他们却悄悄混淆概念,“夸大”或“虚构”各种权威说法,这种看似普及推广健康知识的行为,却因为推销高价的药品、保健品或医疗器械,而更像一种纯粹的商业行为。
现实生活中,为此花钱不少,但吃过、用过之后发觉疗效甚微甚至无效的人估计不少。采访中遇到一位老人,她买了上万元的高科技被褥和床垫,却始终没调理好自己的血压和关节疾病。
这类“义诊”层出不穷,消协和工商部门曾多次发出消费警示,依然有人上钩。甚至有些社区、村委会见到盖着“红章”的介绍信便轻易相信,将这类义诊、免费保健讲座引入社区或老年活动站。有位受访者向记者讲述了他父母参加社区组织的到外地某沙棘种植园“考察”的活动,因没有购买4000多元的“沙棘系列保健品”而遭到冷遇的尴尬经历。
如此“义诊”和保健、医疗产品推销现象屡禁不止,难道真没法儿管理吗?
采访时,汇佳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认为,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社区的管理,以减少这类“义诊”活动借地违规,侵害特定消费人群的健康权益。
有消协人士建议,对非正规医疗机构的“义诊”活动应加强统筹监管,增强执法力度,可以由一个部门牵头,多个部门参与,让这些“义诊”活动找不到打擦边球的机会。对提供场地和便利供“义诊”活动进行虚假宣传的,要有必要的问责手段。他们也提醒中老年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遇有“义诊”的机构或人员,应向当地卫生监督部门查询是否经过备案批准,并现场查看义诊人员的医师执业证书,切勿相信无审批手续的义诊活动,以免上当受骗。 (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