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食品安全 >> 正文

染色馒头瞒天过海 政府监管釜底抽薪

闻天语

http://news.qm120.com2011-04-14 09:50:15 来源:全民健康网

  

  4月11日,上海宝山区南大路380弄,存放在仓库中的“问题馒头”已被质监部门查封。

  又见食品安全问题。

  瘦肉精事件尚未平息,这中国最普通不过的馒头也出事儿了。上海多家超市销售违法使用色素的馒头产品被媒体曝光后,迅速引起公众的质疑。食品安全领域为何频频拉响警报,企业的道德底线和政府的监管力度都成为拷问的对象。

  白面染色,添加甜蜜素、防腐剂,再贴上新的标签,过期馒头就在监管人员的眼皮子底下,上演了一出“瞒天过海”,堂而皇之进入大超市一卖就是好些年。俗话说“商场如战场”,想来生产“染色馒头”的企业负责人一定熟知“三十六计”,这开篇第一计“瞒天过海”运用得如此熟练,难怪能将染了色的馒头卖出成千上万。

  “瞒天过海”的原文是:“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其大意为:“如果以为已经防范得十分周密了,就容易麻痹大意松懈轻敌;经常见到的事物,看惯了便不会产生怀疑。岂不知,阴谋诡计往往隐藏在明摆着的事物中,并不与公开的形式相矛盾。有时候,所谓“正大光明”之中反而暗伏着不可告人的机密。”在“染色馒头”事件中,人们以为大超市进货监管严格,卖的东西没问题;监管部门则认为,按照国家标准检查,全部符合就没问题;殊不知,问题就隐藏在这些常见的明摆着的事情中。

  从苏丹红、地沟油三聚氰胺,到一滴香、瘦肉精、染色馒头……这些事件,哪一样不是我们常见的或自以为监管得力,最后又发现问题的?双汇的十八道检验不可谓不“备周”,大超市卖的馒头不可说不“常见”,到最后却成为食品安全问题的典型案例。生产工人“打死也不吃”的馒头,却进了消费者的嘴,我们该找谁来负责?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上至高层领导,下到黔首黎民,皆是关心备至;食品安全问题,我们一再探讨,再三诘问。总结教训,究其原因,说到底不过三点:企业过度逐利,缺乏“道德血液”;政府监管不力,责任未尽、敷衍了事;行业自身无刮骨疗毒的决心和勇气。商人逐利乃是本性,行业自我监管尚须发展,而政府监管则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中之重。

  食品安全问题“推陈出新”,每次都有新的“创意”让人膜拜,每一次我们都要问:监管部门哪儿去了?这不是老生常谈,而是常说常新。而今“染色馒头”瞒天过海登堂入室,政府部门是否有手段“釜底抽薪”,真正让违法食品企业断绝生机?

  “扬汤止沸,莫若釜底抽薪”,食品安全监管亦是如此。早有相关人士指出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弊病:十几个部门有涉及,众多环节单兵作战,各部门职能交叉、责任不清,结果就是政出多门、互相推诿、运动式清理,问题多的时候泼冷水,问题少了视而不见。因此,要想真正让食品安全起来,首要就是建立一套完备、科学的监管体制,将涉及食品安全的整条流通链条都监管起来。以馒头为例,小麦种植是否有农药污染,面粉加工是否用了增白剂,馒头制作是否符合卫生标准,包装、运输是否符合严密,销售及过期产品处理是否有监管,等等方面都应有监管。这是一条漫长的链条,所涉及的部门十分多,如何建立一个严格科学的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当前食品企业的违法成本太低,除非造成类似三鹿那样的严重后果,否则往往不过是罚罚款、整顿两天,便又可以改换门庭重新生产。因此,在食品安全领域,我们应该树立“严刑峻法”,例如美、韩、法、德等国,一旦查出食品安全问题,食品供应商和销售商都将面临严厉的处罚和数目惊人的巨额罚款,甚至终身不能从事这一行业。

  一个是监管制度,一个是法律手段,这二者建立完善并真正起到作用,才可能有效监督和震慑食品生产企业。从根子上肃清食品行业发展的不良土壤,将违法成本提到食品企业不敢触碰的高度,一旦出了问题便付出惨重代价。唯有如此,才会让那些手段能翻天的食品违法企业,翻不过政府监管的“五指山”,才能让消费者吃得安心、放心。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