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健康警示 >> 正文

“网瘾”治疗:混战何时了

http://news.qm120.com2009-07-27 10:31:32 来源:全民健康网

关键字:健康焦点


  模糊的概念  

  专家和公众争论不休,却发现连最基本的概念都没弄清楚

  “网络成瘾”这个词是一个舶来品。1994年,一位美国精神科医生觉得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手册中关于酗酒、成瘾等“行为障碍”定义缺乏生理基础,因而故意仿效着造出一个“网瘾”的概念。

  谁知这个在西方如同恶作剧一般的名词,到了中国却具有现实意义。

  2005年,我国第一个有关青少年“网瘾”问题的调查报告——《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正式发布。这个由共青团中央下属的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进行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青少年“网瘾”比例达13.2%,而在非“网瘾”群体中,另有约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

  舆论哗然。由于中国青少年基数庞大,据此推算出青少年“网瘾”者数以千万计。

  杨永信就是在此背景下,涉猎戒治“网瘾”工作。此前,他一直在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从事精神心理卫生工作。

  2006年1月,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网络成瘾”戒治中心成立,开始收治“网络成瘾”的少年。2006年5月10日,杨永信治疗 “网瘾”成果的第一篇新闻见报。报道称,20名正在接受治疗的 “网瘾”者在心理专家杨永信的带领下远离了虚拟的网络,走到大自然中尽情放松。一名患者在报道中称:“真后悔以前把大好的时光浪费在网吧里。”

  这个报道刊发后,对杨永信治疗“网瘾”的报道就多起来。随后的一年内,《全国网络成瘾治疗网站在我市正式开通 》、《临沂“戒瘾网吧”成功为百余网戒瘾 》、《零距离感受网瘾戒治过程 》、《戒网瘾中心一年收治316个网瘾孩子》、 《创办国内戒瘾网吧、戒瘾学校、戒瘾同盟 》等多篇报道在不同的媒体纷纷见报,杨永信成了临沂乃至全国的“治疗‘网瘾’英雄”。

  就在杨永信因为治疗“网瘾”而声名鹊起的时候,关于“网瘾”本身的争论却从未平息。

  “网瘾”是什么?

  “网瘾是一种精神疾病。”中华精神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世界精神病学会分类与诊断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彦方认为,在医学上,“网瘾”和病理性类似,归类于习惯性冲动控制障碍。它和毒瘾、酒瘾等物质成瘾不同,属于成瘾行为,即沉迷于某种行为不能自拔,从而影响了患者正常的工作、学习、交往、生活等社会功能。患者的沉迷不是为了经济利益,纯粹为了获得心理满足。

  陈彦方强调:“这个结论是建立在严格定义的基础上。” 他列举了症状学标准、严重标准、病程时间等多项指标。根据这些指标,他由重至轻将 “网瘾”划分为四类:临床疾病状态,亚临床状态,亚健康状态,正常使用网络。社会上笼统地称呼为“网瘾”的实际只包括前三类,真正需要医学关注的“网络成瘾”其实只有处于临床疾病状态的人群。据陈彦方估计,“这一类人通常只占我们所说的有‘网瘾’者人群的八分之一或十分之一。”

  作为参与制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主要负责者之一,陈彦方曾经试图推动将“网络成瘾”写入《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最终因为编写工作组内部意见不统一而作罢。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