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成儿童疾病之首 调查称发病率达千分之六
http://news.qm120.com2010-08-26 11:29:07 来源:全民健康网
关注自闭症家长
每一个自闭症孩子的父母,都见过“地狱”的样子,那是一种无边的黑暗,身陷其中的人被一种未知的恐惧包围,这恐惧一口一口蚕食着希望。张敏燕的 儿子1992年出生,她是中国第一代自闭症患者妈妈,尽管已经过去16年,但儿子被诊断时的绝望感,还清晰可知。“我以前是下棋的,他爸爸是踢足球的,儿 子刚出生时,我们经常讨论说,我教儿子下棋,你教儿子踢球。”跟天下所有父母一样,张敏燕对儿子充满无限的期待,憧憬着幸福的未来。当儿子被确诊,所有的 希望换成了绝望,生命陷入无底深渊。
电影《海洋天堂》里,大福的妈妈就因此走上了绝路。“我到现在也不相信她会在水里出意外。”李连杰扮演的大福父亲说。大福妈妈水性很好,但却因 为游泳意外身亡,大福父亲觉得,大福母亲是因为太爱大福,无法接受现实而选择了放弃。张敏燕早已走过那一个黑色的阶段,如今是一个无比坚强的母亲,但她看 到许多孩子刚刚被确诊的父母,与她自己当年一样,痛不欲生。
“很多家长都有焦虑的情绪,有的非常严重。”从十多年前给儿子看病开始,张敏燕结识了不少自闭症患儿家长,并组成了一个松散的家长组织,在她看 来,自闭症孩子家长对心理疏导的需求,可能比训练孩子更加迫切。在上海第一届自闭症康复论坛上,一位3岁女孩的妈妈,认真地做着笔记,哪怕是十分专业的术 语,她也一一记下来。每逢会议休息时间,这位年轻的妈妈就会快速地冲到前排,抓住任何一个能抓住的演讲者,描述她女儿的种种行为,问对方她的女儿究竟是不 是自闭症。这位母亲焦急而困惑的眼神,在会场上随处可见。
在自闭症患者的治疗和训练中,家庭训练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一环,如果家长出现情绪问题甚至放弃训练,就等于放弃了自闭症患者生的希望。“我经常给 年轻的父母讲,你们首先要面对现实,承认你的孩子将会终身残疾,你要做的是尽可能地训练他,让他的状况慢慢好起来。”张敏燕说,她常常遇到家长,在孩子被 确诊后还是无法面对现实,一心想着把孩子治好,四处寻求治疗方法,浪费了本就有限的财力和精力。
相同境遇的人更加容易沟通,家长之间的安抚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张敏燕说,她和几个孩子年龄相仿的自闭症家长,保持了多年的友谊,大家各自倾 诉烦恼,共同度过了很多难关。张敏燕一直希望他们的家长组织,能够正式注册为社团,让更多的家长能够互相结识和交流,但他们的申请至今还未得到批复。
“台湾自闭症总会”取得的成绩,让上海的家长们羡慕不已。在这个家长组织的强烈要求下,台湾地区修改法案,让有进入普通学校能力的自闭症患者, 有机会通过特殊的考试,进入普通学校。一些高校还设立了特殊班级,让自闭症患者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学生还可以申请陪伴或者“开小灶”。“自闭症家长 一定要有自己的组织,才可以跟政府沟通,提出我们的诉求。”来自台湾的潘兆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