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健康警示 >> 正文

自闭症成儿童疾病之首 调查称发病率达千分之六

http://news.qm120.com2010-08-26 11:29:07 来源:全民健康网

  从理论上说,“融合教育”有利于自闭症患者的康复,所谓“融合教育”就是让自闭症患者有机会在正常人的学校中成长。沈敏就反对“圈起来”的教育 方式,她提出,自闭症患者受到训练后掌握的技能,要有运用的机会才有价值。但在整个教育环境围绕分数和升学的氛围中,自闭症患者得到“融合教育”的机会, 实在太少。

  方守宏是一个10岁自闭症孩子的父亲,在四处碰壁之后,他开始自己尝试办学,让自己的孩子和更多的自闭症孩子得到“融合教育”。方守宏本有其他 职业,但在孩子面临上学问题后,2年前他转而办起了民办小学,学校里的学生主要是外来农民工子女,此外还有2个自闭症孩子,其中一个就是方守宏的儿子。方 守宏告诉记者,因为办学时间不长,他们也仅仅是在摸索“融合教育”的可能性。

  新加坡的经验,让中国学龄自闭症儿童家长心生羡慕。新加坡自闭症资源中心黎小梅介绍说,新加坡普通学校会配备“教育协调员”,他们拥有包括自闭症在内的特殊儿童教育的专业知识。如果一个特殊学生在学校里出现状况,“教育协调员”就会快速地赶到处理。

  不仅是入学问题,像《海洋天堂》中的大福一样,自闭症患儿总有成年的一天,他们能否参与社会生活?张敏燕现在就遇到了这个问题,儿子已经19 岁,从辅读学校毕业,接下来他该怎么办?电影中,大福父亲患上肝癌,在生命最后的时间里,他努力地教大福乘坐公交车、买东西,还教他拖地板。父亲希望大福 能够得到海洋馆清洁工的工作,在父亲去世后用以维持他的生计。

  在新加坡、台湾和香港地区,已经有自闭症患者就业的成功范例,政府、慈善机构合力创造职业培训和就业岗位,提供给有就业能力的自闭症患者。“他 们可以在咖啡店做咖啡、三明治。”新加坡的黎小梅说。国内也有自闭症患者就业的先例,北京的一家图书馆,聘请了自闭症患者当管理员,自闭症患者往往有刻板 遵守时间、喜欢整齐摆放物品等特点,所以在这家图书馆,没有读者敢在闭馆的时候拖延时间,这位特殊的管理员会准时关灯关门。但相较于庞大的自闭症患者数 量,能够就业的例子实在少之又少。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