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掀起电视购物执法整治风暴
http://news.qm120.com2009-09-20 11:04:16 来源:全民健康网
人民网浙江视窗2009年9月18日讯 电视购物作为新兴的流通业态,在促进消费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广告夸大其词,商品质量言过其实,售后服务不落实等等,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据浙江省工商局统计,今年6-8月,全省电视购物违法广告共33723条次,占全省电视违法广告的78.56%。电视购物已成为消费投诉的新焦点,根据浙江省工商局《2009年上半年浙江省消费申诉评析报告》统计,今年1-6月,浙江省涉及邮购、电视购物的投诉比去年同期上升190%,是服务类申诉中升幅最大的。为此,浙江省工商局、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决定联合开展电视购物行为规范整治专项行动。在今天召开的"电视购物行为规范整治工商实务公示会"上,浙江省工商局向广告发布和经营单位特别通报了电视购物违法广告的混况及消费者的投诉处理情况,曝光虚假电视购物广告典型案例,并出台《关于加强电视购物行为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准备集中开展对电视购物经营主体的清理检查,切实加强电视购物广告日常监管,强化电视购物商品质量监管,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浙江省消保委还专门发布"电视购物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谨防电视购物陷阱。
电购行业面临信用危机
每次电视换台,都会发现同时有若干台在播购物节目,"吹嘘"的产品包罗万象,甚至还有许多闻所未闻的新奇特商品,表情夸张的主持人洋溢地反复给观众:某产品如何高科技,如何多功能,如何比同类商品价格低,然后用限量XX件或者倒数计时XX秒把观众的心挑逗得怦怦直跳,"赶紧拿起电话订购吧",狂热、欣喜、躁动、兴奋的语调千方百计地勾住观众的购物欲望。然而,很多电视上看着听着都很完美的商品到了消费者手中,一切都变了:产品质量有瑕疵、效果不如意、售后服务没有保障及退货无门等问题让消费者十分头痛。
据日前一项关于电视购物的调查显示,认为电视购物广告存在虚假成分或夸大效果的占62%,认为电视购物产品的价格与市场上同类产品相比并不便宜的占52%,认为电视购物产品的售后服务不好的则超过了一半。购物广告充斥各个电视台的现况,也已引起观众的反感和抱怨:"我们用的是电视机,不是广告机,为什么打开电话机就要被动地去面对低俗、虚假的广告,电视购物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据浙江省工商局统计,今年上半年,全省工商部门共监测广告330.43万条次,经监测发现违法广告82422条次,广告违法率为2.49%。其中,监测电视广告142.75万条次,发现违法广告64524条次,广告违法率高达4.52%;而电视直销违法广告又是其中最主要组成部份,占电视违法广告的75%以上。从省广告监测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6-8月份,全省电视直销违法广告共33723条次,占全省电视违法广告的78.56%。
与此同时,电视直销购物的消费投诉也急增,成为消费投诉的新焦点。据浙江省工商局《2009年上半年浙江省消费申诉评析报告》统计,今年1-6月,浙江省涉及邮购、电视购物的投诉比去年同期上升190%,是服务类申诉中升幅最大的。
电视购物行业将自己引入信用危机。
电视购物埋下的"陷阱"比"馅饼"多
近年来,随着工商机关监管力度的加强,不法经营者的欺骗招术也越来越"高明":电视购物广告中一方面夸大其词,添加名不符实的内容,善于捕捉消费者心理,诱导消费者防不慎防,上当受骗;更有"高明"的,为躲避监管,从广告字面上其内容难以找到违法信息,但打了垂询电话后,导购人员早已对商品信息的咨询设下陷阱。
--"掉馅饼"式地诱导,实质以假充真。为了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广告语充斥着各种程度副词;利用专家和权威机构阐述普通消费者没有听说过的高科技原理,引用大量没有明确出处的数据;用拍摄、电脑"创造"广告视觉效果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通过反复轰炸,赢得视觉效果;使用者现身说法,进行使用前后的对比激昂的主持人和画外音贯穿始终,强调质优价廉、刺激观者购买欲等。如8月30日被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东方时空栏目曝光的"皇家八件套"帝王金链电视直销广告,该广告宣称只要199元购买所谓的"皇家八件套"帝王金链,就能获赠8颗高档南非钻石,经记者购买后送有关机构鉴定,该金链没有任何含金量,送的8颗高档钻石也都是玻璃制品。
--天花乱坠地承诺,精心编织骗局。很多广告对产品的介绍与产品实际情况明显不符,一些电购公司还采取消费者现身试用方式,夸大使用功效。过分夸大产品功效或采用虚假的演示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其产品广告效果,多利用化妆、拍摄技巧或者电脑处理等制造出来。比如吃药之后身高长了10厘米;用了化妆品之后脸上的青春痘全没了。许多消费者冲着直销广告宣传的神奇效果购买其产品,但在实际使用中却往往效果微弱,完全没有广告中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很多产品质量都不过关,用不到一年就只能当"装饰品"。部分收藏品直销广告中含有对未来保值增值的承诺,且部分产品真假难辨。
--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无法保证,"打太极"使消费者退货无门。电购公司向消费者承诺电购产品的高质量和优质的售后服务。而现实中,一些非品牌产品,既存在严重的质量缺陷问题,也无法提供较好的售后服务。部分电购广告,故意标有虚假电话号码,消费者要求退货时找不到生产和经营企业。由于电视直销多采用送货或者邮寄方式交付,消费者"先款后货",一旦发生问题,更换、退货时便失去了主动权。部分电购广告虽在本地打广告,但其公司注册地却在外地,属地管辖受到限制,使工商部门的监管难度越来越大。
--利用消费者、专家名义或形象现身说法。多数电视购物广告多采用此法,雇用演员扮演消费者、专家,编撰故事,增加可信度。但是已经有案例证明,这些名人自己也不是真的了解产品或者使用过这种产品。
--设置价格诱惑,大打"公益牌",刺激购买欲望。一些商品的价格虚高,将低值商品包装销售高价。经营者为了获取更多的订单,广告语中频繁使用"回报社会,感恩大行动","限量发售××部,售完为止,限量发售价×××元","全球价格底线"等用语,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