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万象 >> 正文

334名遗体捐**展示生命意义 墓园内仅留姓名

http://news.qm120.com2010-12-22 10:30:19 来源:全民健康网

  一切都是按开诚老人生前的意愿进行的。

  没有葬礼、没有挽联。最后的告别是在天津一家医院5平方米逼仄的太平间举行的。20多名亲友几乎背贴冰柜,前贴老人的遗体,一个紧挨一个,把白菊花轻轻放下,默默走上一圈。家属自带的录音机播放着一段轻柔的音乐。午后的阳光,照着老人清瘦的脸和红色的帽子。

  整个过程不超过两分钟。

  数米之外,是车水马龙的大街,人们热腾腾的生活如常。

  正如老人设想的一样,最终他去的不是墓地,而是门口停着的一辆略显破旧的白色金杯车。车开往天津医科大学。不用太久,他会变成一块块、一片片,甚至他的头发都会变成小切片,被放在医学院学生的显微镜下。这些初学医的后生们将从老人身上,认识第一根神经、第一根动脉。

  2010年12月2日,78岁的开诚没有离开这个世界,他只是换了一种存在方式。他是天津市全年的第8位、有记录的第334位遗体捐**。

  在最美最安静的地方展示生命的意义

  49岁的袁武记不清这是第二百多少次坐在这样的车里了。他用那双常年被药水浸泡得发白的手,把装有开诚老人的不锈钢箱子抬上车,然后坐在老人前面——那是他多年的固定位置。

  这位做解剖工作30年的天津医科大学高级实验员,把每次接遗体捐**都说成“请”。

  有时候大半夜、年三十、年初一,他也要去“请”人。多年来,他几乎没怎么穿过颜色鲜亮的衣服。

  车子徐徐开到医科大学解剖楼。在这栋终年弥漫着福尔马林味道的灰色老建筑里,刚刚落下人生幕布的遗体捐**,将有最后一段特别的“生命之旅”。

  他们的身体在解剖楼,关于他们生前情况的3页纸的记录在一路之隔的行政楼教务处,而真正纪念他们的地方在距离解剖楼和行政楼近100米的教学楼内。

  3处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顶端是一间“生命意义展室”。

  学校把最美的教学楼一楼尽头最安静的那间屋子,布置成了国内第一间纪念遗体捐**的展室,并以“生命意义”命名。这里陈列着所有捐**的遗书。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