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食”油危机四伏 产业结构优化才是出路
http://news.qm120.com2010-03-22 17:13:52 来源:全民健康网
“柴米油盐酱醋茶”,自古以来,食用油一直是关乎民生的大事。但近来频繁爆出以次充好的“对油”事件让消费者连呼上当受骗。2010年3月,又有媒体指出国内食用油存在价格混乱。显然,这一系列事件最终的受害者还是普通的消费者。“315”刚过,揪出食用油价格暗藏的猫儿腻,只是维持市场秩序的小调控,根本的问题是,如何解决愈演愈烈的国内“食”油危机。
大豆减产,国产食用油原料捉襟见肘
2009年以来,中国食用油的价格以过山车的形式震荡了市场。从年初的突然下跌,随后涨价传闻四起,但却异常平静的稳定了几个月,致使许多市民家中“油”满为患。而到了年底,食用油价格却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飙升。
但进入2010年,食用油价格却又开始回落。有统计数据显示,由于1月份进口大豆量较为集中等原因,食用油批发价今年一二月呈缓慢下跌走势,迄今已有约10%的跌幅。同时由于卖场节前的库存较大,节后转入消费淡季,各食用油商又开始了降价促销。但目前的食用油价格是否还会再降价、下降的幅度会有多大都难以预测。
2010年3月16日,记者从北京市宣武区沃尔玛超市调查了解到,包括金龙鱼、福临门、多力等食用油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价格下调或者送油促销活动。其中金龙鱼玉米油5升装69元,送300毫升;福临门5.315毫升为58.1元,送600毫升。
针对食用油市场价格的波动,国家粮食局粮油信息中心主任尚强民分析,国内食用油消费结构是影响食用油价格的重要原因。中国每年消费的食用油中,大豆油和以大豆为主原料的调和油消费量占总量的四成以上。以致菜籽油、花生油定价都要看大豆油“脸色”。
截至目前,我国主要港口进口大豆库存488万吨,预计3月到货有350万吨,国内大豆市场供应依然充裕。伴随节后油厂压榨开工情况好转,豆类市场供应也集中放大,在下游消费没有明显好转前,依然能保持供大于求的基本特征。但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春节后国内食用油陷入低迷时期的“假象”。我国2009年进口的大豆预计达4250万吨,2010年可能还会增加。大豆进口的过高依存度,势必使国内油市受制于国际贸易和国外油市资本。在食博会举办的“2009中国食品产业发展论坛”上,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丁杰说,我国食用植物油无法自给自足,60%以上的需求依赖进口,这使得我国食用油价格受国际价格影响较大。
长期处理国际贸易的朱莉律师告诉记者,这涉及国内供求关系与国际总体供求关系的区别。由于我国缺乏充足油料作物,尤其受制于大豆产量不足的影响,在国际油市交易中缺乏话语权,甚至供求平衡的天平也受制于人。事实上,在去年油价上涨期间,南美等地大豆产量受旱灾影响锐减,但世界整体生产水平却有小幅上升。从国际总体供求关系来看,世界食用油总体价格水平本来不会有太多变化,但最后反而因为中国采购商的疯狂抢购而不断攀升,原料价格攀升的直接后果是油价的抬升。